特殊环境侵权适用法律的原则
时间:2024-07-31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特殊环境侵权本来就是一种特殊的情况,在法律上也有相关的规定。并且,特殊环境侵权后的后果更严重,那么,特殊环境侵权适用法律的原则有哪些?针对这个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特俗环境侵权适用法律的原则
一、特别性规定优于普通法
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环境法律中关于侵权责任的法律规范属于特别性规定,因此具有优先适用的效力。例如,《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五条第三款规定,如果水污染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排污方不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是由受害人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减轻排污方的赔偿责任。这一规定综合了一般侵权的过错责任原则和特殊侵权的无过错责任原则,对于确定水污染损害赔偿责任的归属具有特别意义。在审理此类水污染损害赔偿纠纷时,应适用《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来确定当事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二、环境法律中的侵权责任规范为原则性规定
环境法律中的侵权责任法律规范的内容属于笼统性、原则性的规定,一般不作为司法裁判的法律依据。从总体上看,环境法主要调整的是环境行政法律关系,而非环境民事法律关系。因此,环境侵权的规范在环境法律中数量较少、内容简略。例如,《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规定,因放射性污染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受到固体废物污染损害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依法赔偿损失;《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受到环境噪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并依法赔偿损失。尽管这些规定与《侵权责任法》的立法宗旨相符,但由于其内容过于原则性,缺乏可操作性,无法解决当事人争议的关键问题。因此,在环境法律没有具体规定的情况下,应适用《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来确定责任主体、责任构成、承担责任的具体方式等。
三、被《侵权责任法》取代的环境法规定
一些环境法律中的侵权责任法律规范已经被《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取代,因此在适用时应以《侵权责任法》为准。目前,现行的环境基本法和单行法多数出台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其中的某些规定已经滞后于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无法适应当前环境整治工作的需要。因此,后续法律的一些新规定取而代之是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的必然要求。在适用法律时,应特别注意被《侵权责任法》取代的环境法规定,以确保法律适用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私自拷贝、传播手机内容需承担法律责任
私自拷贝、传播手机内容需承担法律责任的问题。手机店和维修人员因恢复并传播女顾客照片构成民事侵权,需承担赔偿责任。受害人可要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可能获得精神损害赔偿。维修人员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和刑事犯罪指控,视照片传播情况而定。
-
一、环境侵权法院取证
环境侵权案件中法院如何认定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与关联性。环境侵权案件的证据收集主体广泛,包括当事人、律师、行政执法机关等。在环境侵权案件中,我国实行“差别待遇”的举证责任原则,原告应收集有关开发建设、排污、污染物浓度和数量等证据,被告应收集不产生、未
-
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打击网络暴力行为
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打击网络暴力行为。文中指出,网络用户的侵权行为需负民事法律责任,包括转发谣言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行为。同时,应扩大刑法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规制范畴,并应对网络暴力事件采取措施。具体措施包括构建公共信息平台、建立完善的网络言论应急疏
-
电镀厂环境污染罪的处罚方法
电镀厂因环境污染所犯的罪行及其处罚方法。违反排放规定的电镀厂将面临有期徒刑和罚款,自首可减轻处罚。环境污染事故分为四个等级,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处罚标准。在环境污染纠纷处理中,原告无需承担举证责任,诉讼时效从知道或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之日起算,由侵权行
-
污染环境侵权案件中污染者的证据责任
-
环境污染侵权案件分析
-
行政处罚决定书的有效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