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行为是指权利人在遭受不法侵害后,为保全自己的权利,在情势紧急且无法及时请求国家机关提供救助时,依靠自己的力量对他人的财产或人身自由采取扣押、拘束或其他暂时的相应措施。这是一种典型的自力救济行为。
相关权利的行使包括公权和私权的行使。例如,在救火过程中拆除易燃物品,父母对子女的管教。
受害人的同意,也称为受害的承诺。但受害人的同意不得违背相关强制性或禁止性规定。
自甘风险指受害人明知从事的活动存在一定的风险,但自愿冒险。当风险发生时,受害人应自行承担责任和损害赔偿责任。驴行或自助游是常见的自甘风险的例子。此外,在体育竞技活动中,参与者遭受人身伤害时,一般情况下,由参与者个人承担责任,其他人无需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可预见利益是指因过失造成的损害超出正常可预见范围的情况下,加害人不承担超出部分的赔偿责任。
与不可抗力相比,意外事件的发生绝对不可预见,而不可抗力有时是可以预见的。
《侵权责任法》第三章对以上情形进行了集中规定,具体如下:
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
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为人不承担责任。
损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责任。如果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责任。
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责任。如果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责任或给予适当补偿。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责任。
确定赔偿数额的三种标准。首先是基于受害人在名称权受到侵害期间的财产利益损失为标准;其次是以侵权人因侵权行为而获得的财产利益为标准;最后是在损失难以计算的情况下,通过综合评估来确定赔偿数额。评估因素包括侵权行为的程度和情节等。在确定赔偿数额时,一般不应
特殊侵权责任的法定概念及其种类。特殊侵权责任包括国家机关职务侵权行为、产品缺陷致人损害、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污染环境致人损害、地面施工致人损害和地上工作物致人损害等。这些责任是根据民法上的特别责任条款或民事特别法规定的,应对他人的人身或财产损失承担
船舶碰撞纠纷的四种情形:无过失船舶碰撞、共有过失引起的碰撞、单方过失引起的碰撞以及意外原因引起的碰撞。对于不同情形,文章详细阐述了各自的特性和处理方式,包括不可抗力、第三方侵权、无法查明的原因等。在船舶碰撞事件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责任归属并采取相应
特殊侵权行为的定义和种类。特殊侵权行为与一般侵权行为不同,包括国家机关职务侵权、雇员受害赔偿、雇佣人损害赔偿等纠纷。此外,还涉及产品责任纠纷、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等。特殊侵权行为应适用民法上特别责任条款的规定,用于处理致人损害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