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鉴定 > 工伤鉴定标准 > 三级工伤鉴定标准

三级工伤鉴定标准

时间:2025-09-04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60091
中的劳动能力鉴定主要是针对因工伤或因病而导致的劳动能力鉴定问题。那三级工伤鉴定标准有哪些呢?手心律师网小编就在下面为您一一道来。

一、精神病性症状

1) 危险或冲动行为表现者;

2) 导致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者;

二、神经系统疾病

1) 重度癫痫;

2) 偏瘫肌力3级;

3) 截瘫肌力3级;

4) 双足全肌瘫肌力≤2级;

5) 中度运动障碍(非肢体瘫);

三、运动功能障碍

1) 完全性失用、失写、失读、失认等具有两项及两项以上者;

四、肌肉骨骼系统疾病

1) 全身重度瘢痕形成,占体表面积≥70%,伴有四肢大关节中2个以上活动功能受限;

2) 面部瘢痕或植皮≥2/3并有中度毁容;

3) 一手缺失,另一手拇指缺失;

4) 双手拇、食指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

5) 一侧肘上缺失;

6) 一手功能完全丧失,另一手拇指对掌功能丧失;

7) 双髋、双膝关节中,有一个关节缺失或无功能及另一关节伸屈活动达不到0°~9°;

8) 一侧髋、膝关节畸形,功能完全丧失;

9) 非同侧腕上、踝上缺失;

10) 非同侧上、下肢瘢痕畸形,功能完全丧失;

五、视力障碍

1) 一眼有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0.05或视野≤16%(半径≤10°);

2) 双眼矫正视力0.05或视野≤16%)半径≤10°;

3) 一侧眼球摘除或眶内容剜出,另眼矫正视力0.1或视野≤24%(或半径≤15°);

六、呼吸系统疾病

1) 呼吸完全依赖气管套管或造口;

2) 静止状态下或仅轻微活动即有呼吸困难(喉源性);

七、口腔颌面疾病

1) 同侧上、下颌骨完全缺损;

2) 一侧上颌骨完全缺损,伴颜面部软组织缺损30cm2;

3) 一侧下颌骨完全缺损,伴颜面部软组织缺损30cm2;

4) 舌缺损全舌的2/3;

八、胸部疾病

1) 一侧全肺切除并胸廓成形术;

2) 一侧胸廓成形术,肋骨切除6根以上;

3) 一侧全肺切除并隆凸切除成形术;

4) 一侧全肺切除并血管代用品重建大血管术;

5)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九、肝胆胰脾疾病

1) 肝切除2/3,并肝功能中度损害;

2) 胰次全切除,胰岛素依赖;

十、泌尿系统疾病

1) 一侧肾切除,对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2) 双侧输尿管狭窄,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3) 永久性输尿管腹壁造瘘;

4) 膀胱全切除;

十一、职业病

1) 尘肺Ⅲ期;

2) 尘肺II期伴肺功能中度损伤及(或)中度低氧血症;

3) 尘肺II期合并活动性肺结核;

4) 放射性肺炎后两叶肺纤维化,伴肺功能中度损伤及(或)中度低氧血症;

5) 粒细胞缺乏症;

6) 再生障碍性贫血;

7) 职业性慢性白血病;

8) 中毒性血液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9) 中毒性血液病,严重出血或血小板含量≤2×1010(注:10的10次方)/L;

10) 砷性皮肤癌;

11) 放射性皮肤癌;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伤等级鉴定标准

    不同等级的工伤鉴定标准,从一级到十级,每一等级都详细列举了具体的鉴定标准,包括面部、身体部位的损伤、功能丧失、瘢痕形成等。文章旨在帮助人们了解不同工伤等级所对应的鉴定标准。

  • 眼睛轻伤鉴定标准

    眼睛轻伤的鉴定标准,包括眼睑损伤、眶部骨折、泪器损伤、眼球结构损伤、视力减退以及外伤性斜视等方面。标准详细描述了各种眼睛轻伤的情况,如眼睑治疗后遗留的疤痕、眉毛永久性缺失、眶部单纯性骨折、泪器功能障碍、眼球后退等,并提供了相应的评定方法。同时,文章还

  •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中国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的鉴定标准,即国家标准GB/T16180—1996。该标准根据评残等级详细划分了工伤致残程度,分为一级至十级。评残依据考虑器官缺损、功能障碍、医疗依赖和护理依赖的程度,适当考虑特殊残情造成的心理障碍或生活质量损失。评残标准

  •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费用的支付责任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费用支付责任。不同地区和鉴定机构的收费标准存在差异,个人委托和法院委托的费用也不同。伤残鉴定需明确事故责任,费用由责任方承担。如有异议,由有异议方承担鉴定费用。法院阶段的伤残鉴定可能会影响案件审理进度和费用承担。

  • 工伤-脑震荡的伤残评定及程序
  • 工伤鉴定标准
  • 工伤鉴定申请材料清单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