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垄断法 > 垄断行为 > 我国企业合并构成垄断的认定标准

我国企业合并构成垄断的认定标准

时间:2025-07-29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61818

(一)干预和禁止合并的财产起始标准

关于财产起点标准,国际上有三种不同的标准,即沉默标准、提示标准和信号标准。

1、沉默标准。即企业间合并不需要向政府登记,国家不予干预的标准。根据我国1993年的统计,全国独立核算的小企业共有430471家,这些小企业的平均年销售额不足400万元。考虑到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中小企业的灵活性,我认为,待反垄断法出台时,可规定年销售额不足1000万元的企业参与合并不受反垄断法的限制。

2、提示标准。即提醒当局及其他市场主体、社会公众对企业合并加以注意的标准。根据我国中小企业年销售额不足400万元及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可以考虑以5000万元作为提示标准,即企业合并双方年销售额在合并前营业年度共同达到5000万元的合并,应在合并后向当局登记。

3、信号标准。即国家很有可能对合并予以禁止的标准。根据我国中小企业年销售额不足400万元及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以及众多行业尚未实现规模经营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参与合并的企业年销售额分别达到5亿元人民币,或参与合并的企业中有一方年销售额达到10亿元人民币的合并,必须在合并前向当局进行申请,接受政府有关机构的审查。

(二)干预和禁止合并的综合审查标准

1、界定相关市场。依据界定市场的一般理论,我国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界定临时市场;(2)扩大产品市场;(3)界定地域市场。

2、市场份额。在我国,将市场份额超过20%作为干预企业合并的临界点,当企业合并一方的市场份额超过20%时,原则上应予禁止。

3、市场集中度。在对市场的集中程度分类时,采取集中率的测定方法简便易行,但对具体的合并案件进行审查时,应结合使用赫尔芬达尔指数,以准确反映该合并对竞争所造成的后果。

4、市场进入障碍。对于市场进入障碍,应考虑企业进入市场的各个必要阶段,包括计划、设计、获得政府的批准、工厂的建设、生产设备的投入、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推销等方面。

5、破产因素。对于破产企业的兼并,应遵循一定的条件和原则,如企业在可预见的时期内资不抵债、企业没有能力根据破产法的规定成功地进行重组等。

6、经济效益。应适当鼓励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兼并,但只有在符合社会公益前提下合并企业效率的提高,才可作为反垄断法保护的理由。

7、国际竞争力。在控制合并时,要对合并所带来的对国际竞争的积极影响和对国内竞争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进行利益衡量,对于外向型企业参与的合并,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主要目的的兼并,应采取宽容态度。

8、其他因素。在干预和禁止合并时,还应考虑其他因素,如社会效果、企业自愿性、公平竞争等。

(三)干预和禁止合并的终结标准

在干预和禁止合并的终结阶段,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合并企业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市场进入障碍、破产因素、经济效益、国际竞争力等。

反垄断当局审查企业合并的标准

多重标准的相互依赖与相互制约

反垄断当局审查企业合并是否构成垄断的标准是多重的,而不是单一的,彼此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没有哪个国家单纯地采用市场结构标准或市场成效标准。

实质性限制竞争的终结标准

合并是否对一定范围内的竞争形成实质性的限制,是当局审查企业合并是否构成垄断的终结标准。

确定性的审查标准的不足

尽管企业合并的案情复杂万变,申请合并的理由干条万种,审查的具体标准没有足够的确定性。

侵害有效竞争秩序的认定

只要牢牢把握住该终结标准,认定企业合并侵害了有效竞争秩序,或具有了市场支配能力并已滥用或有滥用其市场优势的趋势,已经或即将显著地限制竞争,以自己的自由侵害其他市场主体的自由,侵犯自由竞争的整体规则,一句话,对有效的自由竞争秩序形成实质性的侵害,当局即可认定该企业合并构成垄断而予以禁止。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包括厂商数量众多、互不依存、产品存在差异、进出市场容易以及可以形成产品集团。在垄断竞争市场中,厂商和消费者均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但产品差异使得厂商之间存在竞争可能性。同时,行业内的厂商可以形成多个产品集团,这些团体内部产品差异较小

  • 行政垄断行为的界定

    行政垄断行为的界定问题,指出在立法中并没有对“滥用行政权力”进行一般性界定,学者对此存在多种理解。不同的理解会影响对行政垄断行为的认定。文章还指出不当行政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认定问题,适合通过行政复议和其他软监督来实现约束和纠正。真正的民主内部监督机制

  • 经营者集中未申报的法律后果

    中国反垄断法对于经营者集中行为的法律规定。经营者未事先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集中行为将禁止实施并面临处罚。集中行为包括合并、获取控制权等,需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如果集中行为对竞争有利影响大于不利影响,或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则不会被禁止。同时,某些情

  • 汽车行业的垄断行为的表现是怎么样的

    中国汽车行业存在的垄断行为,包括进口车通过总代理制掌控话语权、控制经销商最低售价、强制搭售滞销车型以及零部件垄断等。这些行为违反了《反垄断法》的规定,限制了市场竞争,损害了消费者和经销商的权益。

  • 垄断市场价格是否违法?
  • 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的区别
  • 我国企业合并构成垄断的认定标准
反垄断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