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稳定是巩固工农联盟的政权、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农村社会治安稳定和农业发展是改变我国城乡犯罪中农民占多数的社会条件和物质基础。尽管我国农村政治稳定、农业稳步发展、农村治安形势总体平稳,但在一些地方仍存在影响治安稳定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 农村社会矛盾复杂化,导致群体性械斗和上访事件,激化为严重治安犯罪。
2. 非法宗教和邪教组织在一些农村乡镇有重新抬头之势。
3. 农村金融和市场管理秩序混乱,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严重影响农村稳定和农业发展。
4. 农民间因生产生活、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等内部矛盾激化为刑事犯罪的情况比较突出。
5. 一些地方出现的“村霸”、“乡霸”等恶势力及封建宗族势力横行乡里,成为威胁农村治安稳定的一大祸端。
6. 卖淫嫖娼、贩卖、吸食毒品、赌博等社会丑恶现象在一些农村地区发展蔓延,诱发了多种犯罪。
以上问题在广大农村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且农民犯罪案件在我国所有刑事案件和罪犯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特别是在杀人、抢劫、盗窃、伤害案件中,农民罪犯占了大部分,所占比例连年上升。这些情况表明,农村中农民犯罪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治安稳定的重要因素。
涉及农村中犯罪案件、农民犯罪案件的审判工作,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工作中的方针、政策能否得到贯彻落实。正确处理这类案件不仅是审判工作的问题,更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因此,加强对农村中犯罪案件、农民犯罪案件的审判工作,维护农村和整个社会稳定,应当始终是人民法院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
会议认为,对于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强奸、绑架等严重危害农村社会治安的暴力犯罪以及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犯罪,一定要继续坚持从重从快严厉打击的方针。同时,对正确适用法律,处理农村常见多发案件,全面、正确掌握党的刑事政策,取得了一致意见。
1. 关于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案件:
要准确把握故意杀人犯罪适用死刑的标准。对于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犯罪,适用死刑要十分慎重,应当与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其他故意杀人犯罪案件有所区别。对于故意伤害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只有犯罪手段特别残忍,后果特别严重的,才能考虑适用死刑。
2. 关于盗窃案件:
要重点打击盗窃农业生产资料和承包经营的山林、果林、渔塘产品等严重影响和破坏农村经济发展的犯罪。对盗窃集团的首要分子、盗窃惯犯、累犯,盗窃活动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从严惩处。
3. 关于农村恶势力犯罪案件:
对于团伙成员相对固定,以暴力、威胁手段称霸一方,欺压百姓,采取收取“保护费”、代人强行收债、违规强行承包等手段,公然与政府对抗的,应按照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处理。
4. 关于破坏农业生产坑农害农案件:
要及时依法处理起诉到法院的坑农害农案件,重点保护农民群众的利益。被告人积极赔偿损失的,可以考虑适当从轻处罚。
5. 关于村民群体械斗案件:
处理此类案件要深入调查研究,查清事实,分清责任,正确适用刑罚。对积极参与犯罪的从犯,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被害人的工作要做好,解决其生产、生活上的困难。
6. 关于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案件:
要严惩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团伙的首要分子和以拐卖妇女、儿童为常业的“人贩子”。对于买卖至亲的案件,要区别对待,依法判处相应罪名。
会议认为,在处理农村中犯罪案件和农民犯罪案件时,要深入发案地,查清事实,了解案件发生的真实原因,分清双方责任,合情、合理、合法地予以处理。同时,要充分依靠当地党委和政府,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确保政策的正确执行。
1. 关于正确处理干群关系矛盾引发的刑事案件问题:
开庭审理此类案件,要深入发案地,认真查清事实,了解案件发生的真实原因,分清双方责任,合情、合理、合法地予以处理。对利用职权欺压百姓、胡作非为,严重损害群众和集体利益的犯罪行为,要依法严惩。对抗拒基层组织正常管理,纯属打击报复农村干部的犯罪分子,一定要依法严惩。
2. 关于对农民被告人依法判处缓刑、管制、免予刑事处罚问题:
要依靠当地党委做好相关部门的工作,依法适当多适用非监禁刑罚。对于已经构成犯罪,但不需要判处刑罚的,或者法律规定有管制刑的,应当依法免予刑事处罚或判处管制刑。对于罪行较轻且认罪态度好,符合宣告缓刑条件的,应当依法适用缓刑。
3. 关于村委会和村党支部成员利用职务便利侵吞集体财产犯罪的定性问题:
为了保证案件的及时审理,在没有司法解释规定之前,对于已起诉到法院的这类案件,原则上以职务侵占罪定罪处罚。
4. 关于财产刑问题:
凡法律规定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均应当依法并处。被告人的执行能力不能作为是否判处财产刑的依据。对于法律规定有罚金刑的犯罪,罚金的具体数额应根据犯罪的情节确定。
普通公民非法拘禁罪的立案标准及相关规定。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行为,以及非法拘禁持续时间、次数、伴随行为等方面的立案标准。同时,文章还介绍了非法拘禁罪的刑责任规定,包括从重处罚的情形和定罪处罚的规定,并指出了在适用本条规定处罚时需
赌博罪的构成以及赌博罪的共犯认定标准。根据《刑法》规定,参与赌博活动的人员可能构成赌博罪。司法解释明确了明知他人赌博犯罪并提供直接帮助的行为人也被视为共犯。在认定赌博罪的共犯时,需证明行为人明知他人赌博犯罪并直接提供帮助,如资金、计算机网络等。对于受
诽谤罪与侮辱罪的区别,包括捏造事实与非捏造事实、暴力侮辱与非暴力侮辱以及当众散布与非当众散布等方面的不同。诽谤罪涉及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侵犯他人人格尊严和名誉,行为主体为自然人,需满足故意、捏造事实、散布方式、情节严重等要件。侮辱罪则涉及使用暴力
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对象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该罪行涉及军事秘密的安全,对国防和军队的安全与利益造成严重危害。犯罪者通过窃取、刺探、收买等方式非法获取军事秘密,构成犯罪。犯罪主体为军人,包括现役军官、文职干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