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司法解释 > 诽谤罪与侮辱罪的区别

诽谤罪与侮辱罪的区别

时间:2025-07-03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95420

1. 捏造事实与非捏造事实

诽谤罪的区别在于其所涉及的事实是捏造的还是真实的。侮辱罪并不涉及捏造事实,而诽谤罪必须是通过捏造事实来进行。

2. 暴力侮辱与非暴力侮辱

侮辱罪涉及到暴力侮辱行为,而诽谤罪则不涉及暴力手段。

3. 当众散布与非当众散布

侮辱行为通常是当着被害人的面进行的,而诽谤行为则是当众或者向第三者散布的。

诽谤罪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以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为目的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本罪的行为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

一、主体要件

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诽谤罪的主体。单位则不能构成犯罪主体。

二、主观要件

诽谤罪的主观要件是行为人的故意。行为人必须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虚假事实,且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名誉造成损害,并且希望这种损害结果发生。

三、客体要件

诽谤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

四、客观要件

诽谤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的人格和名誉,且情节严重。

具体来说:

  1. 行为人必须捏造某种事实,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
  2. 行为人必须散布捏造事实,散布方式可以是言语或文字,例如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
  3. 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必须足以贬损他人的人格和名誉,或者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和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
  4. 诽谤行为必须针对特定的人进行,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能够知道被害人是谁即可构成诽谤罪。
  5.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情节严重的表现包括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和名誉严重损害、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等情况。

侮辱罪

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侮辱罪的行为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

该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诽谤罪与侮辱罪的区别

    诽谤罪与侮辱罪的区别,包括捏造事实与非捏造事实、暴力侮辱与非暴力侮辱以及当众散布与非当众散布等方面的不同。诽谤罪涉及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侵犯他人人格尊严和名誉,行为主体为自然人,需满足故意、捏造事实、散布方式、情节严重等要件。侮辱罪则涉及使用暴力

  • 未成年网络暴力判刑标准

    网络暴力可能涉嫌侮辱罪或诽谤罪,一旦构成这两种罪行,可能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如果发生网络暴力,应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追究施暴者的法律责任,并要求获得民事赔偿。《刑法》第246条规定了侮辱罪和诽谤罪的具

  • 造谣罪和造谣诽谤罪有什么区别

    造谣罪和造谣诽谤罪实际上是同一罪,即诽谤罪,并没有区别。诽谤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害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行为人散布虚构的事实,且足以贬损他人的人格和名誉,情节严重;行为人必须是故意为之。根据刑法第246条的规定,如果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

  • 骂人能否造成故意伤害罪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故意伤害罪侵犯的客体是生命健康权,而骂人侵犯的是名誉权,所以骂人是不会构成故意伤害罪的,但可能构成侮辱、诽谤罪。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

  • 侮辱罪与诽谤罪的差别是什么
  • 刑事自诉案件立案管辖
  • 有期徒刑具体多少时间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