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无法履行的合同的处理方式
时间:2025-07-08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合同无法履行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不可抗拒的天灾因素,也有人为原因。在法律上对于无法履行的定义为义务人不可能履行,或者履行不能使合同的目的无法实现,因而导致债务消灭或转化为损害赔偿之债,债权人无法请求继续履行。那么这时候双方该怎么办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债务人无法履行合同的情况
根据合同法规定,如果债务人无法履行有效合同,无论是否归责于债务人,债务人都应承担违约责任,但可以免除实际履行责任。同时,债权人可以依法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如果违约行为构成犯罪,违约人还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二、因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导致合同全部无法履行的情况
如果合同的全部无法履行是因为可归责于债务人的原因,债务人可以免除实际履行责任,但仍需承担违约责任。债权人可以依法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
三、因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导致合同部分无法履行的情况
如果合同的部分无法履行是因为可归责于债务人的原因,债务人可以解除无法履行部分的实际履行责任,但仍需继续履行能够履行的部分,且不得违反《合同法》第110条的规定。同时,债务人还需承担违约责任。如果部分履行无法实现债权人订约目的,债权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
具体补救措施
一、行使抗辩权
抗辩权是指对抗他人权利主张的权利。根据合同法规定,抗辩权分为先履行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三种。为了防止抗辩权滥用,法律对不同的抗辩权规定了不同的行使条件。在行使自身的抗辩权时,债务人需要准确衡量他人行使抗辩权是否符合法定条款和程序,以有效维护自身权益。
二、行使保全措施
保全措施是为了防止债务人财产不当减少而导致债权人的债权受到损害,允许债权人采取的法律措施。保全措施包括代位权和撤销权。保全措施是债权人维护自身权益的有效策略。当企业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如果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保全措施,将面临法律风险。需要注意的是,保全措施必须通过人民法院才能采纳,如果企业私自向第三方主张债务人的债权,将无法达到保全措施的效果。此外,法律对撤销权行使的期限也有规定,超过法定期限将丧失撤销权,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害。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计算的时间
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计算时间,依据《民诉意见》第293条规定,各地法院有决定权。文章通过案例分析了一个执行案件,被执行人在一年内分期给付执行款完毕,申请执行人要求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对于计算利息的时间和方式,存在不同观点,但最终笔者认为应根
-
优先权的法律意义和适用范围
优先权的法律意义和适用范围。优先权是一种特殊效力,赋予某些特种债权或其他权利以保障其优先实现。在租赁合同中,承租人的优先承租权在房东自用房屋时不再存在。目前中国民法尚未建立统一的优先权制度,但对特殊社会关系的保护已有零散规定。需要注意的是,优先权与优
-
遇到无法履行的合同的处理方式
不同情况下债务人无法履行合同时的处理方式。对于非因债务人原因造成的违约,债务人应承担违约责任但可免除实际履行责任;对于因可归责于债务人的原因造成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况,债务人需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损失。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行使抗辩权和保全措施等具体补救措施,
-
合同约定付款给第三方的合法性
合同约定付款给第三方的合法性。根据《合同法》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只要约定明确并双方同意,该做法合法。如第三人或债务人违约,应依法承担违约责任。
-
代为清偿的适用条件
-
根本违约和非根本违约
-
合同到期不履行的诉讼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