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发布的司法解释,诽谤罪构成要件包括两个方面:
司法解释还明确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行为的量化的入罪标准:
最高法院新闻发言人表示,这个司法解释对于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罪的构成标准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提高了打击诽谤犯罪的门槛。只有符合司法解释规定的“情节严重”情形,才能认定为诽谤罪。这一规定既保护了广大网民的表达权,又有效打击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犯罪。
除了诽谤罪,司法解释还明确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其他犯罪的共同犯罪内容,并规定了网络诽谤犯罪适用公诉程序的条件。
据悉,该司法解释将于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
司法解释还规定了有偿删帖和发布虚假信息的刑事责任。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扰乱市场秩序,单位非法经营数额15万元以上,或违法所得5万元以上的,属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以非法经营罪定罪。
司法解释明确规定,造成被害人或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行为,即使没有达到诽谤信息被点击、浏览或转发次数的要求,也可直接认定为“情节严重”。同时,如果在两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并且再次诽谤他人,也认定为“情节严重”。
司法解释明确了适用公诉程序的条件,即“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七种情形,包括引发群体性事件、引发公共秩序混乱、引发民族宗教冲突、诽谤多人造成恶劣影响、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造成恶劣国际影响以及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
普通公民非法拘禁罪的立案标准及相关规定。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行为,以及非法拘禁持续时间、次数、伴随行为等方面的立案标准。同时,文章还介绍了非法拘禁罪的刑责任规定,包括从重处罚的情形和定罪处罚的规定,并指出了在适用本条规定处罚时需
赌博罪的构成以及赌博罪的共犯认定标准。根据《刑法》规定,参与赌博活动的人员可能构成赌博罪。司法解释明确了明知他人赌博犯罪并提供直接帮助的行为人也被视为共犯。在认定赌博罪的共犯时,需证明行为人明知他人赌博犯罪并直接提供帮助,如资金、计算机网络等。对于受
诽谤罪与侮辱罪的区别,包括捏造事实与非捏造事实、暴力侮辱与非暴力侮辱以及当众散布与非当众散布等方面的不同。诽谤罪涉及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侵犯他人人格尊严和名誉,行为主体为自然人,需满足故意、捏造事实、散布方式、情节严重等要件。侮辱罪则涉及使用暴力
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对象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该罪行涉及军事秘密的安全,对国防和军队的安全与利益造成严重危害。犯罪者通过窃取、刺探、收买等方式非法获取军事秘密,构成犯罪。犯罪主体为军人,包括现役军官、文职干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