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公司依法设立且合法存续
200人公司的设立、增资等行为应符合法律规定,目前处于合法存续状态。银行业股份公司应符合《关于规范金融企业内部职工持股的通知》的规定。(二) 股权清晰
200人公司的股权应形成真实、有效,权属清晰且股权结构清晰。具体要求包括:1.股权权属明确,2.股东之间无重大股份权属争议、纠纷或潜在纠纷,3.股东出资行为真实。(三) 经营规范
200人公司应持续规范经营,不存在资不抵债或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等破产风险。(四) 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制度健全
200人公司应按照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和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的制度。(一) 200人公司申请行政许可,应提交以下文件: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2.公司关于股权形成过程的专项说明3.设立、历次增资的批准文件4.证券公司出具的专项核查报告5.律师事务所出具的专项法律意见书,或在提交行政许可的法律意见书中出具专项法律意见(二) 存在特定情形的,应报送省级人民政府出具的确认函:
1.1994年7月1日《公司法》实施前,经过体改部门批准设立,但存在不规范情形的定向募集公司。2.1994年7月1日《公司法》实施前,依法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3.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关于清理整顿场外非法股票交易方案的通知》的规定,清理整顿证券交易场所后“下柜”形成的股东超过200人的公司。4.中国证监会认为需要省级人民政府出具确认函的其他情形。(三) 股份已委托股份托管机构进行集中托管的,应由股份托管机构出具股份托管情况的证明。股份未进行集中托管的,应按规定提供省级人民政府的确认函。
(四) 属于200人公司的银行业股份公司应提供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出具的监管意见。
(一) 一般规定
股份公司股权结构中存在股份代持关系或通过“持股平台”间接持股的安排以致实际股东超过200人的,在申请行政许可时,应将代持股份还原至实际股东、将间接持股转为直接持股,并依法履行相应的法律程序。(二) 特别规定
以私募股权基金、资产管理计划以及其他金融计划进行持股的,如果该金融计划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设立并规范运作,且已经接受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可不进行股份还原或转为直接持股。(一) 公司及其相关人员的责任
在申请文件制作及申报过程中,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应在申请文件中签名保证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应积极配合相关机构开展尽职调查。(二) 中介机构的职责
证券公司、律师事务所应对公司股份形成、经营情况、公司治理及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充分核查验证,确保所出具的文件真实、准确、完整。(一) 申请行政许可的200人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重要控股子公司也适用本指引的要求。
(二) 2006年1月1日《证券法》修订实施后,未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的,应符合《证券法》和《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三) 本指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公司重整制度的作用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立法体例。我国当前的公司重整制度现状是缺乏统一的重整立法,现有的整顿制度存在许多弊端。我国公司重整制度存在的问题包括法律规定整顿范围狭窄、主管部门不明确、整顿和和解制度合并使用等。这些问题限制了重整制度的作用发挥,
国有企业兼并中的债务处理发展历程。企业兼并面临买方市场的挑战,债务处理是重要问题。根据国家政策,债务应法定转移并由兼并方承继。解决债务负担的根本出路在于进行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以提高国民经济素质。若仅在企业层面推进工作而不进
企业合并准则中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合并的定义和三种主要的企业合并形式: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控股合并。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后存在单一企业,而控股合并后则存在企业集团。准则中使用“报告主体”概念来涵盖各种合并形式,并指出控股合并后原企业仍作为独立法律主体存
被收购公司的上市条件。被收购的公司若符合相关规定,可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申请上市发行股票。发行人需是股份有限公司,持续经营时间有一定要求,并具有完整的业务体系和独立经营能力。上市条件包括最近3个会计年度的净利润、现金流量净额或营业收入达到一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