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质押商标的价值:对质押商标的价值进行认真、彻底的调查和评估。
2. 出质人的合法所有权:确保出质人是质押商标的合法所有人。
3. 商标的有效注册:确认出质商标已经有效注册。
4. 质押前是否存在其他登记或执行措施:查明在质押前是否已经办理过质押登记或被人民法院采取了财产保全或执行措施。
5. 商标的许可使用情况:了解质押商标是否已经许可他人使用。
6. 商标权属诉讼及确权案件:查明是否存在可能导致商标权利丧失的权属诉讼或确权案件。
二、质押合同及主合同的签订
质押合同可以是单独订立的书面合同,也可以是主合同中的担保质押条款。质押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 被担保的主债权种类和数额。
2. 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3. 质物的名称、数量和质量状况。
4. 质押担保的范围。
5. 质物移交的时间。
6. 当事人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
通过以上准备工作,出质人和质权人可以确保商标专用权的质押合同的有效性,并为质押登记提供充分的准备。质押与质权的定义和原理,并重点分析了动产质押贷款业务中的风险控制问题。质押物监管是动产质押贷款风险控制的重点,如果无法有效监管质押物,会导致信贷损失。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相对脆弱的情况下,动产质押监管解决了银企间的融资矛盾,通过第三方监管确保资金安全投
质权人与出质人的关系以及他们在质押活动中的操作。质权人可以通过征信制度确定出质人的信用水平,并据此设定质押率和授信额度。对于物流中心的监管,需签订“仓储监管协议”以确保质权人的监管权。质权人与出质人签订的《质押协议》应明确保证金制度、强制平仓线等条款
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给市场金融机构的现象及其对股东变更的影响。股权质押可能导致控股权转移,使上市公司面临经营管理不稳定和持续稳定性风险。特别是金融机构再次转让股权,会进一步放大风险。同时,质押权人对股份的实际控制也会引发上市公司治理问题。
质权人在管理和使用质物中的责任和义务。质权人有妥善保管质物的义务,如保管不善导致质物损失,需承担民事责任。出质人可要求质权人提存或提前清偿债权并返还质物。当债务履行完毕或第三人代为清偿时,出质人有权要求返还质物。涉及第三人权益的,在代为清偿或丧失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