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女士告诉记者,她家位于公寓4楼2号单元,该房屋于2009年购买,并一直出租。直到去年1月重新装修后,谢女士才搬进来住。谢女士表示:“上个月底,厨房开始出现渗水问题,我们以为是水管的故障,因此进行了更换。然而,几天后渗水问题再次出现。”最严重的一次渗水发生在上周六,“当时屋内积水达到三四厘米深,卧室和客厅全部被淹没了。”
记者前往谢女士家中,发现厨房里摆放着一个水盆,墙壁上有明显的水浸痕迹,客厅的木地板也出现了翘起现象。在一间卧室内,床下垫着砖头,一个木柜放在凳子上。“由于房屋渗水,我们担心发生意外,现在都不敢使用电器。”谢女士表示。
记者了解到,不仅谢女士一家遇到了渗水问题,整个单元楼下至5楼的住户都面临相同的情况。记者在3楼一位姓吴的业主家中看到,渗水情况更加严重,地上放置的几个水盆不断有水滴滴落。“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没有人来处理,所以我们将厨房移到了另一侧。”小吴无奈地说。随后,记者在2楼的一家网吧发现,屋顶上同样有大片被水浸过的痕迹。
房屋渗水不仅会缩短房屋的使用寿命,还给业主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本报也经常收到类似的反馈。那么,当发现房屋出现渗水问题时,业主应该如何处理呢?记者咨询了相关专业人士。
根据多年从事房屋修缮工作的何先生介绍,房屋渗水一般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房屋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导致渗水;二是受到邻居房屋渗水的影响;三是房屋及相关设施因正常使用而出现老化。
四川兴蓉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胡*东从法律角度出发,为市民提供了一些建议。首先,对于因房屋本身质量问题导致的渗水情况,如果房屋仍在质保期内,可以要求开发商进行修护;如果质保期已过,可以要求物业公司动用维修基金进行修缮维护。其次,如果是因为业主装修防水工作不当或使用不当导致邻居的房屋渗水,责任在于当事业主,应承担维修责任,受损业主可以依法追讨赔偿。最后,如果是因为房屋正常使用导致的老化渗水问题,业主需要自行承担修护责任。然而,胡律师指出:“有一个例外情况,即如果由于公共区域长时间失修导致渗水问题,可以动用公共维修基金进行修缮。”
处理房屋质量纠纷的两种方式。首先,在保修期内,购房者发现房屋存在一般质量问题,可要求开发商维修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其次,若房屋主体结构存在问题,购房者需向质量监督单位申请检查并取得不合格证书,再要求开发商退房并赔偿损失。
儿媳妇在公婆房屋中的居住权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儿媳妇是否有权在公婆房屋居住需视情况而定。重点介绍了居住权的法律规定,包括居住权的特征,如是为特定自然人的生活用房需要而设立,一般无偿且长期终身等。同时指出居住权不能转让、出租及继承,其效力较弱。
购房补充协议中的重要事项。包括开发商用词需注意违约金比例和期限、购房者在举证责任中的保护、开发商对风险的转移需明确异常困难的定义、违约责任的具体内容和优先效力等。购房者需要注意这些事项,以保护自己的权益。
地役权合同的生效条件,包括合同形式、条款和登记要求。地役权可根据实现方式、行使方式和是否存在表现于外部进行分类。申请地役权登记需提交相关资料,包括申请表、身份证明、合同、权属证书等。未经登记的地役权无法对抗善意第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