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益法 > 消费权益法规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对于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存在欺诈行为的情况,消费者有权要求增加赔偿金额,赔偿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格或接受服务费用的三倍,但不得低于五百元。如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对于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存在欺诈行为的情况,消费者有权要求增加赔偿金额,赔偿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格或接受服务费用的三倍,但不得低于五百元。如果

时间:2025-09-21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9056
消费者面临商家对自己价格欺诈的行为会越来越重视,很多消费者也会通过法律来进行维权,举报到消费者协会之后也可以争取到一定的经济赔偿,只是很多人对于赔偿事宜不清楚。那么,消协价格欺诈怎么赔偿?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出下面意见。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的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其权益受到法律保护。对于本法未作规定的情况,适用其他相关法律和法规的保护。

消费者的知情权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的规定,消费者享有了解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

真实信息的提供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九条的规定,经营者有责任向消费者提供与商品或服务相关的真实信息,不得进行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消费者权益争议解决途径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当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权益争议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1. 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 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 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 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商品或服务损害赔偿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当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以要求销售者进行赔偿。销售者赔偿后,如果属于生产者或其他销售者的责任,销售者有权向其追偿。同样地,当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以要求服务者进行赔偿。

欺诈行为的赔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如果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增加赔偿金额,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格或接受服务费用的一倍。

价格法规定

根据《价格法》第十四条的规定,经营者不得进行以下不正当的价格行为:

  1. 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 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3. 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
  4. 利用虚假或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进行交易;
  5. 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
  6. 采取抬高或压低价格等手段收购、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变相提高或压低价格;
  7. 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牟取暴利;
  8. 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不正当价格行为。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消费者权益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