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程序 > 审计风险的客观性

审计风险的客观性

时间:2025-09-20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1633

现代审计采用抽样审计方法,根据样本推断总体特性,但样本特性与总体特性存在误差,这种误差可以控制但难以消除。无论是统计抽样还是判断抽样,根据样本审查结果推断总体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误差,即审计人员要承担错误审计结论的风险。即使是详细审计,由于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管理人员的道德品质等因素,仍存在审计结果与客观实际不一致的情况。因此,审计活动中存在风险,但这些风险有时并未产生灾难性后果,或对审计人员并未造成实质性损失。通过研究审计风险,人们只能认识和控制审计风险,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发生频率和损失程度,而不能完全消除风险。

审计风险的普遍性

审计风险通过审计结论与预期的偏差表现出来,但这种偏差由多方面因素引起,审计活动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导致风险因素的产生。因此,每个审计活动都有相应的审计风险,并最终影响总的审计风险。可能产生风险的因素包括:内部控制结构控制能力差、重要数字遗漏、对项目的错误评价和虚假注释、项目的流动性和交易量、经济萧条、财务状况不佳、抽样技术局限性等。每个具体风险也由多个因素组成。因此,审计风险普遍存在于审计过程的每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审计失误都会增加最终的审计风险。因此,对最终审计风险的控制取决于对上述各种风险的控制。

审计风险的潜在性

审计责任的存在是形成审计风险的基本因素,如果审计人员在执业上不受约束,对工作结果不承担责任,就不会形成审计风险,因此审计风险具有潜在性。如果审计人员发生偏离客观事实的行为,但没有造成不良后果,没有引起相应的审计责任,那么这种风险只停留在潜在阶段,没有转化为实际风险。审计风险是在错误形成后经过验证才会显现,如果这种错误被人们无意中接受,即不再进行验证,那么由此应承担的责任或遭受的损失实际上没有发生。因此,审计风险只是一种可能的风险,对审计人员构成某种损失有一个显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取决于审计风险的内容、审计的法律环境、经济环境,以及客户和社会公众对审计风险的认识程度。

审计风险的偶然性

审计风险是由于客观原因或审计人员未意识到的主观原因造成的,即并非审计人员故意为之。审计人员无意中接受了审计风险,也无意中承担了审计风险带来的严重后果。确认审计风险具有无意性的重要性在于,只有在这种前提下,审计人员才会努力避免减少审计风险,对审计风险的控制才有意义。如果审计人员故意作出与事实不符的审计结论,由此承担的责任并不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审计风险,因为这种故意舞弊行为无法对审计风险进行控制,而这种行为本身就会受到职业道德的谴责并承担法律责任。

审计风险的可控性

审计要为其报告的正确性承担责任风险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现代审计的指导思想从制度基础审计进一步发展到风险审计,表明审计职业界并未因审计风险增加而失去活力,而是逐步向主动控制审计风险的方向发展。正确认识审计风险的可控性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我们不必害怕审计风险,虽然审计人员的责任会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一旦发生,其可能对审计职业产生重大影响,但我们可以通过识别风险领域并采取相应措施来避免,没有必要因为风险的存在而不敢承接客户。只要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仍然可以对客户进行审计。另一方面,我们意识到审计风险是可以通过努力降低水平的,可以促使我们研究审计理论,提高审计质量。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审计机关编制年度经费预算草案的依据

    审计机关编制年度经费预算草案的依据,主要包括法律、法规、本级人民政府的决定和要求、审计机关的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定员定额标准以及上一年度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的变化因素。审计机关在编制经费预算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以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 审理报告的办理程序

    审计机关在审计报告复核与审理后的办理程序,包括提出审计报告、处理处罚审计决定、建议处分和移送等环节。同时,文章还解答了税务登记变化时的办理程序以及拒绝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资料的处罚措施。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将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罚款、通报

  • 主营业务收入分析

    主营业务收入的分析过程。通过比较本期与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和毛利率,分析产品销售结构和价格变动,并确定可接受的差异额。同时,将实际情况与期望值进行比较,调查差异超过可接受的差异额的情况。此外,还抽查了主营业务成本结转明细清单,检查了主营业务收入确认条件

  • 新审计法实施条例的六大看点

    新审计法实施条例的六大看点及其三个变化。其中新审计法实施条例强调审计人员的利益回避、地方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任免征求上级意见、金融账户保密、资产封存期限、公布上市公司审计结果提前告知以及审计组提出审计报告前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等规定。同时,条例还扩大了审计

  • 审计风险的客观性
  • 虚构收入:违法手法及其普遍性
  • 内部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审计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