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发现死刑复核案件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经检察长决定:
如果检察机关认为适用死刑不当,或者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依法不应当核准死刑,就应当经检察长决定,并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检察意见。
如果检察机关认为不予核准死刑的理由不成立,依法应当核准死刑,就应当经检察长决定,并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检察意见。
如果检察机关发现新的事实和证据,可能影响被告人定罪量刑,就应当经检察长决定,并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检察意见。
如果检察机关发现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就应当经检察长决定,并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检察意见。
如果检察机关发现司法工作人员在办理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等行为,就应当经检察长决定,并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检察意见。
如果还存在其他需要提出检察意见的情形,就应当经检察长决定,并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检察意见。
对于最高人民法院同意或不同意核准意见的,应当经检察长批准,并书面回复最高人民法院。
对于省级人民检察院提请监督、报告重大情况的案件,如果最高人民检察院认为具有影响死刑适用情形,应当及时将有关材料转送最高人民法院。
死缓案件与复核死刑案件的程序基本一致,一般包括报请复核和复核两个阶段。
中级人民法院对于自己审判的第一审死缓案件,在上诉期满后当事人没有上诉、人民检察院没有抗诉的情况下,应当将该案件主动报请高级人民法院复核。中级人民法院在报送案件时,应当提供死缓案件综合报告,连同各种诉讼文书及全部证据等案卷材料一并送交高级人民法院。报请复核时,应当坚持一案一报原则,不得将多个案件合并报送。
对于共同犯罪案件中,有的被告人被判处死缓,有的被告人被判处无期徒刑或其他刑罚(不包括死刑立即执行)的情况,在报请复核时,应当将全案上报,不得有所保留,以保证高级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全面复核,确保死缓判决的准确无误。
高级人民法院在复核死缓案件时,应当由三名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对死缓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复核的内容、方式和方法与复核死刑立即执行案件基本上相同。
贩卖毒品罪的法律规定和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相关规定,无论数量多少,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都构成犯罪行为。量刑标准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分为严重、较重和一般三种情况,并对单位犯罪和未成年人犯罪有特别规定。多次贩卖毒品将累计计算处罚。
诈骗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两者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侵犯财产所有权的行为,但存在明显差异。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犯罪对象是本单位财物;而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犯罪对象是他人的财物。此外,两者的犯罪行为和法律规定也有所不同。
平级为公事送礼是否构成受贿罪的问题。法律解释规定,受贿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达到一定标准。平级之间为公事赠送礼物一般不构成受贿罪。但若涉及上下级关系或行政管理关系,财物价值达到三万元以上可能影响职权行使的,则构成受贿罪。因此,国家工作人
盗窃罪取保候审时如果没有谅解书会如何判刑。文章指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盗窃罪的刑罚标准是根据盗窃数额和具体情节来决定的。如果没有谅解书,法院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