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办法适用于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产品生产、销售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军工企业生产的军用产品和建筑工程不动产部分不适用本办法。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对产品质量实施监督管理。
公民、法人及社会组织对产品质量实施社会监督。
产品质量实行监督检查制度,包括统一监督检查、定期监督检查和不定期监督检查等方式。
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安排和要求,对某类产品质量进行的全市范围内的检查。
根据本市产品质量状况的实际和需要,按照省市确定的产品检验目录和检验周期进行的检查。
对当地政府安排的或用户、消费者和有关组织举报、投诉反映的产品质量问题进行的检查。
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的产品质量执法人员,在进行产品质量检查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查阅、复制有关发票、帐册、凭证、业务函电和其他资料,以照像、摄像、录音等手段取得所需的证明材料;
(二)进入产品存放地检查;
(三)对有严重质量问题或有明显质量缺陷,需进一步查证的产品实施封存、扣押;
(四)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者,有批评、教育、曝光、处罚等职权。
从事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行政执法人员,必须经过省级以上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培训考核合格,方可取得行政执法资格。
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有两名以上的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出示统一制发的行政执法证件,佩带执法标志,使用统一规定的执法文书、罚没收据,并按照规定的程序执法。
市、县(市)区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对实施封存或扣押的产品,应在七日内作出结论。如因办案需要延长封存或扣押期限,应当在规定的封存或扣押时限期满前向本级政府申请批准,并通知当事人。
承担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的技术机构,必须经国家或省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后方能从事检验工作。
中秋购物时消费者如何面对月饼的质量问题并维护自身权益。建议消费者选择合法经营单位并仔细查看产品包装。在维权方面,消费者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如与经营者协商和解、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向相关行政部门投诉以及提起诉讼。若涉及欺诈或健康损害,消费者可要求更高的赔偿
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的主要内容。修订草案强化了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包括增设地方政府负责人的引咎辞职情形,加强对网购食品、保健食品和婴幼儿食品的规定,引入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规范食品安全信息发布以及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等方面。修订目标是推进社会共治,保障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办法,旨在加强我市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保护用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促进经济发展。文中明确了各部门的管理职责,规定生产者和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包括产品要求和标识要求等,同时提出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举报和奖励的机制,并保障
四川省产品质量管理条例的主要内容。条例强调了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明确了产品质量责任,并规定了适用范围。同时,鼓励提升产品质量,并设立了相应的监督管理机构和检验机构。对产品的监督检查和处理方式也进行了详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