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环境资源保护典型案例
时间:2025-09-07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民事公益诉讼在环境资源保护中的作用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发布了10起环境资源保护典型案例,其中3起是由环保公益组织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根据今年1月至11月全国各级法院的数据,一审环境资源民事案件共受理50331件,其中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为2595件。这表明民事公益诉讼在环境资源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受理情况
自今年1月1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施行以来,贵州、山东、江苏、福建等13个省(区、市)法院共受理了45件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然而,据统计,在43起由环境公益组织提起的诉讼中,实际参与的环境公益组织仅有9家,与符合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公益组织数量相比,差距较大。
环境公益组织的诉讼能力不足
环境公益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存在一定的困难。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基础外,公益组织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因为此类案件具有较高的技术性。因此,目前环境公益组织的诉讼能力还存在不足之处。
中国绿发会公益诉讼案件的再审申请
针对中国绿发会提起的公益诉讼被宁夏两级法院拒绝受理的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已经立案,并正在进行审查。根据法律规定,如果生效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将进入再审程序,如果没有错误,将驳回申请人的申请。最高人民法院将依法对该案进行审查,并作出相应的决定。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审慎对待立法万能主义的蔓延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理的现状和问题。指出修宪处理并非现实选择,重点在于加强已有应急法律规范的修改和完善。同时,建立突发环境污染应急管理机构,整合到国家常规管理体制中,并进行实践检验和应急处理演习。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和加强应急监测能力建设也是完善应急机
-
如何确定环境污染罪的性质
环境污染罪的性质、立案标准以及最新情况。环境污染罪是危害公共卫生的一种罪行,侵害的法益是环境资源。其立案标准包括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等情形。最高人民检察院通报显示,近年来因污染环境被逮捕的人数不断增加,各地检察机关也在积极处理环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环境资源保护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环境资源保护典型案例。民事公益诉讼在环境资源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环境公益组织在提起诉讼时面临困难,诉讼能力存在不足。最高人民法院正在审查中国绿发会提起的公益诉讼再审申请。
-
水质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水质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良水质会引发多种疾病,如传染病和中毒等。水质污染还会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对渔业生产产生负面影响,制约工业发展,破坏生态环境,并给社会经济带来损失。
-
环境税的涵义及特征
-
大气污染防治法中的国家和地方政府职责
-
政府支持垃圾分类的法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