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签订房屋拆迁补偿协议时,除了明确约定拆迁人答应的补偿条件外,还应考虑可能出现的违约情况,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违约责任。这样可以从合同条款的角度促使拆迁人履行合同。
对于要求签订合同后立即腾退房屋,并在交房后支付拆迁补偿款的拆迁项目,应注意合同履行的程序。有些项目要求先腾退房屋,然后再交付拆迁补偿合同并支付补偿款。这种履行程序存在较大的风险。
应注意避免类似情况:企业与政府就所有补偿条件达成一致,并在拆迁补偿协议上签字。然而,政府以需要上级审批等原因,要求企业先行拆迁设备和厂房,并保证待上级批准后会将拆迁补偿款和合同一同交付企业。企业拆除设备后,政府却告知项目规划有所变动,暂时用不着企业这块地了。由于没有拆迁补偿协议的保护,企业自行拆除设备的损失至今未解决。
在审查拆迁补偿合同时,需要注意是否存在对被拆迁人付款设置了条件的情况。特别是对于模糊或难以实现的付款条件,应提高警惕。拆迁人可能通过这些条款来延迟付款时间,从而产生较大的利息。
如果房屋产权人已经去世,应先办理继承公证,然后再办理房屋拆迁协议公证。
对于共有房产,应注意避免遗漏其他共有人。
根据规定,房屋拆迁协议应报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备案。
对于符合以下条件的房屋拆迁协议,公证处应出具公证书:
被征收人在签订补偿协议后应保留一份补偿协议原件的重要性。保留原件能保护自身权益,避免征收方可能的篡改和侵害。此外,若后期发生诉讼,原件可作为有效证据。文章还提及了相关的法律规定。
广西博白县文地镇乐山塘队村民因土地征用问题产生的争议。村民质疑征地协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指出政府在征地过程中未公告相关手续和补偿方案。村民代表提出存在伪造征地协议的情况,并已多次要求政府提供相关文件和手续。此事引起上级部门重视,并要求重新调查处理。同
如何审查房屋拆迁补偿协议。在签订协议时,需要明确违约责任和合同履行程序,并注意避免先行拆迁设备和厂房而后变更项目规划导致损失的情况。审查合同应注意是否存在不利因素和不公平条款,特别是付款条件。此外,办理房屋拆迁协议公证时,需注意房屋产权人已死亡的情况
甲方因建设需要占用土地与乙方达成的征地补偿协议。协议内容包括用地范围、施工及经营行为、土地占用补偿、违约责任、争议解决及其他事项等。甲方需支付一次性补偿费用给乙方村委会,并约定了违约情况和解决争议的方式。协议还规定了其他相关事项,如补偿款支付方式、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