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担保 > 抗辩权 > 抗辩权的定义

抗辩权的定义

时间:2025-09-11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93785
在发生一些纠纷之后,我们可以行使抗辩权,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行使抗辩权呢,我们国家的法律规定包括哪些,抗辩权是什么意思?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抗辩权是指一方在特定情况下拥有的对抗他人行使其请求权的权利。广义上的抗辩权是指妨碍他人行使其权利的对抗权,不限于请求权。狭义上的抗辩权则是指专门对抗请求权的权利,即权利人行使其请求权时,义务人享有的拒绝其请求的权利。

抗辩权的学术定义

学者对抗辩权的定义存在一定差异。洪逊欣先生认为,抗辩权是指妨碍他人行使其权利,尤其是拒绝请求权人行使请求权的对抗权。梅仲协先生认为,抗辩权是指义务人因请求权人行使权利而拥有的拒绝给付的权利。郑玉波先生认为,抗辩权是一种广义的形成权,是对抗请求权的权利,但不限于请求权,也可适用于其他权利的行使。因此,抗辩权的概念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抗辩权的法律依据

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典、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及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对抗辩权没有明确的定义。只有我国的《担保法》第二十条第二款对抗辩权做了明确规定,将其定义为:“抗辩权是指债务人根据法定事由,在债权人行使债权时,对抗其行使请求权的权利。”这一定义明确了抗辩权的狭义含义。本文将重点讨论狭义上的抗辩权,包括诉讼时效已过的抗辩权、保证中一般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合同法中的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和顺序履行抗辩权。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先履行抗辩权的适用范围

    先履行抗辩权的适用范围,即在合同中应当先履行的当事人不履行或不符合约定时,后履行的当事人有权拒绝履行自己的债务。先履行抗辩权的成立前提是双方债务在同一双务合同中存在互为对价关系。同时履行抗辩权允许在对方未履行债务时保留自己的给付,双方债务同时履行时,

  • 抗辩权的定义

    抗辩权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学术上对抗辩权的定义存在差异,而我国的《担保法》则明确了狭义上的抗辩权。文章将重点讨论狭义上的抗辩权,包括不同种类的抗辩权如诉讼时效已过的抗辩权、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合同法中的同时履行抗辩权等。

  • 一、主债务人进入破产抵押人的追偿权

    在债务人破产的情况下,抵押权人的追偿权和破产债权的类型等相关法律问题。根据《担保法》和《企业破产法》的规定,抵押物可以折价、拍卖或变卖以清偿债务,且抵押担保的第三人可以向债务人追偿。破产债权包括无财产担保或法定优先权担保的债权、放弃优先受偿权的担保债

  • 抗辩权的定义和类型

    抗辩权的定义和类型。抗辩权是指一方当事人妨碍他人行使其权利时的对抗权。根据分类角度的不同,抗辩权可分为独立抗辩权和从属抗辩权、永久抗辩权和一时抗辩权以及法定抗辩权和约定抗辩权等。独立抗辩权不必拥有主债权即可行使,从属抗辩权则需自己拥有请求对待给付的债

  • 债务纠纷证据的种类及重要性
  • 行使代位权的诉讼费用谁来承担
  • 成立债权人代位权的条件有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