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破坏电力设备罪是一种违反相关法律,破坏电力设备的一种犯罪行为。那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是如何规定犯破坏电力设备罪的相关内容的呢?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有关犯破坏电力设备罪该如何定罪的相关内容。以供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犯罪构成及刑罚
根据我国刑法第118条的规定,犯破坏电力设备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根据刑法第119条第1款的规定,以下设施属于破坏电力设备罪的保护范围:(1) 发电厂、变电站、换流站、开关站等厂、站内的设施;(2) 发电厂、变电站外各种专用的管道(沟)、储灰场、水井、泵站、冷却水塔、油库、堤坝、铁路、道路、桥梁、码头、燃料装卸设施、避雷装置、消防设施及其有关辅助设施;(3) 水力发电厂使用的水库、大坝、取水口、引水隧洞(含支洞口)、引水渠道、调压井(塔)、露天高压管道、厂房、尾水渠、厂房与大坝间的通信设施及其有关辅助设施。
二、电力线路设施的保护范围及保护区
根据刑法第九条的规定,电力线路设施的保护范围包括架空电力线路的杆塔、基础、拉线、接地装置、导线、避雷线、金具、电网运行控制设施。而根据刑法第十条的规定,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指导线边线向外侧水平延伸并垂直于地面所形成的两平行面内的区域。在一般地区,各级电压导线的边线延伸距离如下:- 10千伏:5米- 23千伏:10米- 154千伏:15米- 500千伏:20米在厂矿、城镇等人口密集地区,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的区域可略小于上述规定。但各级电压导线边线延伸的距离,不应小于导线边线在最大计算弧垂及最大计算风力设备。
三、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式
在处理破坏电力设备罪的案件时,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1. 对已经通电使用的线路,即使由于枯水季节或电力不足等原因而暂停供电,仍应认定为正在使用的线路。如果行为人偷割这类线路中的电线,构成犯罪的,应按破坏电力设备罪追究其刑事责任。2. 对偷割已经安装完毕,但还未供电的电力线路的行为,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如果偷割的是未正式交付电力部门使用的线路,应按盗窃案件处理。如果行为人明知线路已交付电力部门使用而偷割电线的,应定为破坏电力设备罪。
四、刑罚的最高限度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于2007年8月20日公布的《关于审理破坏电力设备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破坏电力设备罪的最高刑罚为死刑。根据该司法解释的规定,以下四种情形可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造成1人死亡、3人以上重伤或者10人以上轻伤;- 造成1万以上用户电力供应中断6小时以上,致使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 造成其他危害公共安全严重后果。该司法解释自2007年8月21日起施行。
加强打击破坏电力设备犯罪的措施
为了严厉打击盗窃、破坏铁路、油田、电力、通讯等器材设备的违法犯罪活动,各级公安、检察、法院机关应高度重视,并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为了遏制这类违法犯罪活动的蔓延,需要共同采取果断措施,整顿废旧金属收购站点,堵塞收赃、销赃渠道。
一、加强侦查破案
公安机关对发生的破坏电力设备犯罪案件要及时立案,迅速侦破。同时,通过清理整顿废旧金属收购业,及时发现可疑线索,深挖犯罪团伙。对查获的犯罪分子,只要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凿,符合死刑判决的条件,应依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第一条第(一)项的规定,以盗窃罪处罚。处理这类案件时,要防止处罚偏轻的现象,更不能以治安处罚代替刑事制裁。
二、刑罚的适用
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对于破坏电力设备罪中的四种情形之一,可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应严格依法从重从快惩处犯罪分子,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为了确保对破坏电力设备罪犯的打击力度,各级公安、检察、法院机关应密切配合,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以遏制这类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