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工作人员应该及时准确将邮件进行投递,故意延误投递是违法犯罪行为,那么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怎么判刑,关于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构成要件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希望能为您解惑。
一、罪名及法定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条零四条规定,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是指邮政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故意延误投递邮件,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根据该法规定,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不构成犯罪的,将给予行政处分。
二、构成要件
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邮电工作人员。邮电工作人员包括国家邮电部门的干部、营业人员、分拣员、接发员、押运员、接发员、搬运员等。根据邮政法的规定,邮政企业委托其他单位或个人代办邮政企业专营业务的代办人员,在办理邮政业务时也被视为邮政工作人员。非邮电工作人员或不与邮件、电报接触的邮电部门工作人员不能成为本罪主体。
主观要件
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即行为人主观上严重不负责任,拒不办理依法应当办理的邮政业务,故意延误投递邮件。行为人实施这种行为的动机和目的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为了泄愤报复,有的是为了牟取非法利益等。不论动机和目的如何,都不影响构成本罪。但如果行为人延误投递邮件是因存在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原因,则不构成本罪。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邮政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故意延误投递邮件,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所谓严重不负责任,是指邮政工作人员违背国家法律赋予其的职责和义务,行为情节严重。根据《邮政法》的规定,邮政企业应当为用户提供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邮政业务;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限投交邮件。邮政工作人员不履行职责,不遵守上述规定即为不负责任的表现。如果行为人出于泄愤、报复而故意延误投递邮件,也属于邮政工作人员不负责任的表现。至于何谓严重,应主要结合其造成的危害后果来认定。延误投递邮件是指邮政工作人员对应当按期投递的邮件,有条件投递而故意拖延、耽误邮件的分发和递送,不按照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限投交邮件。至于延误时间的长短,法律没有具体规定,只要行为人没有按规定时间投递邮件,即属延误。如果行为人虽然没有及时、迅速地投递邮件,但未超出规定允许的期限,即使造成重大损失,也不构成本罪。延误投递的行为可以发生在分拣投递、押送、收发等任何一个环节中。这里的"延误"与隐匿不投的情形不同,前者是投递但超出规定时间,后者则是直接隐匿不投递。如果行为人故意隐匿不投递,则构成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本罪属于不作为犯,即行为人有条件、有义务将邮件按时投送而故意延误。如果行为人因不可抗力或意外事件延误投递邮件,不构成本罪。延误投递邮件的行为必须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才构成犯罪。仅有延误投递行为而没有重大损失的结果,不构成本罪。而且,行为人延误投递邮件的行为与造成的重大损失之间必须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邮政管理秩序。本罪侵犯的对象是邮件。邮件是指通过邮政企业寄递的信件、印刷品、邮包、汇款通知、报刊等。邮件分为平常邮件和收据邮件。平常邮件是指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在收寄时不出具收据,投递时不要求收件人签收的邮件;收据邮件是指挂号信件、邮包、保价邮件等由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在收寄时出具收据,投递时要求收件人签收的邮件。信件是指用于向特定人传达意思的文书。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故意延误投递邮件构成犯罪行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您还有关于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的法律问题,我们的专业刑事辩护律师会为您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