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司法机关、仲裁机构的司法鉴定委托。
2、在诉讼案件中,当事人负有举证责任时,司法鉴定机构也可以接受当事人的司法鉴定委托。当事人通常通过律师事务所进行委托。
司法鉴定机构收到委托书后,应对委托人的委托事项进行审核,并作出以下决定:
1、对符合受理条件且能够即时决定受理的情况,司法鉴定机构应与委托人签订《司法鉴定委托受理合同》。
2、对于不能即时决定受理的情况,司法鉴定机构应向委托人出具《司法鉴定委托材料收领单》,并在收领委托材料之日起7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3、对于不符合受理条件的情况,司法鉴定机构应退回鉴定材料并向委托人说明理由。
鉴定机构受理案件后,应指派具有社会专业司法鉴定资格的人员承担鉴定工作。同一鉴定事项应由两名具有社会专业司法鉴定资格的人员进行。
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委托进行补充鉴定时,应审查委托人请求的事项。如果不符合《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三十条规定的情形,司法鉴定机构应向委托人说明情况并退回委托书。
补充鉴定符合《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三十一条规定的情形,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指定原鉴定人进行,也可以指派其他具有社会专业司法鉴定资格的人员进行。补充鉴定文书是原鉴定文书的一部分。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接受委托进行补充鉴定的情形包括:
(1) 发现新的相关鉴定材料;
(2) 原鉴定项目有遗漏。
对于重新鉴定,专业司法鉴定机构应要求委托人提供与原鉴定材料相同的材料。如果重新鉴定仍由原社会专业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原鉴定人不能承办重新鉴定的事项。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接受委托进行重新鉴定的情形包括:
(1) 司法鉴定机构、司法鉴定人超越司法鉴定业务范围或执业类别进行鉴定;
(2) 送鉴材料虚假或失实;
(3) 原鉴定使用的标准、方法或仪器设备不当,导致原鉴定结论不科学、不准确;
(4) 原鉴定结论与其他证据有矛盾;
(5) 原司法鉴定人应当回避但未回避;
(6) 原司法鉴定人因过错出具错误鉴定结论。
对鉴定结论有异议需要进行复核鉴定的情况下,其他资质较高的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接受委托进行复核鉴定。除了需要提交鉴定材料外,复核鉴定还应提交原司法鉴定文书。
司法鉴定人完成社会专业司法鉴定工作后,应出具司法鉴定文书。社会专业司法鉴定文书的制作应符合《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和第四十二条的要求。
司法鉴定人应按照司法机关或仲裁机关的要求准时出庭。司法鉴定人在出庭时应出示《司法鉴定人执业证书》,根据法律实事求是地说明鉴定结论的依据,并回答与鉴定相关的问题。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司法鉴定申请的费用问题。申请费用由申请人承担,根据标的额大小按照一定标准收取。翻译费用在特定情况下可免除。费用标准具体根据标的额的不同范围而定,对于大额标的案件,省级部门会制定收费上限。
重新申请司法鉴定的条件。依据相关规定,重新鉴定可在特定情形下提出,包括原鉴定人资格问题、超出业务范围、未能回避等情况以及委托人或其他诉讼当事人的异议。重新鉴定应委托更高资质的机构进行,若涉及重大或复杂案件,可组织多个机构鉴定。鉴定过程中,可向专家咨询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