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回避 > 回避的种类及其含义

回避的种类及其含义

时间:2025-07-03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97349
我国审理案件的时候都实行回避制度,与案件相关的人员或者涉及本案利益关系的人员都要回避案件的审理,这是为了保持案件的公平公正制定的一项制度。那么回避分为哪些种类?具体怎么理解?手心律师网为您解答,欢迎阅读了解。

自行回避

自行回避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在遇到法定回避情形时,主动要求退出刑事诉讼活动的行为。刑事诉讼法第28条规定了自行回避的制度。该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公安司法人员的职业自律和自我约束意识,消除可能导致案件得不到公正处理的人为因素,使符合法定回避情形的公安司法人员自觉退出诉讼活动。

申请回避

申请回避是指案件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认为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存在法定回避情形,并向相关机关提出申请,要求他们回避的行为。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申请公安司法人员回避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公安司法机关有责任保证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充分有效地行使这一权利。根据我国1996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害人具有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因此在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都享有申请回避的权利。

指令回避

指令回避是指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遇到法定回避情形但没有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没有申请其回避时,法院、检察机关、公安机关等有关组织或行政负责人有权作出决定,令其退出诉讼活动的行为。指令回避是回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自行回避和申请回避的必要补充。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律师去派出所调取笔录所需材料

    律师去派出所调取笔录所需提供的材料,包括授权委托书、法律援助公函、律师执业资格证书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哪些人员可以担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人,包括律师、人民团体推荐的人、监护人及亲友等,以及哪些人员不能担任辩护人。此外,文章还提到了辩护律师在会

  • 申请回避复议的情形及其法律规定

    回避制度在司法活动中的重要性及其相关法律规定。该制度旨在保证案件公正审理,避免权力滥用和徇私枉法。通过回避制度,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能摆脱关系干扰,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执法。此外,回避制度有助于杜绝不正之风,维护法院和法官的公正形象,建立健康的组织人际关系和

  • 回避的种类及其含义

    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其中包括自行回避、申请回避和指令回避。自行回避指公安司法人员遇到法定情形主动退出诉讼活动;申请回避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向相关机关提出申请要求公安司法人员回避的行为;指令回避则是在公安司法人员未自行回避且当事人未申请其回避时,有

  • 刑事拘留后的法律程序和处理方式

    刑事拘留后的法律程序和处理方式。文章介绍了刑事拘留后的审判时间,包括一般案件和重大复杂案件的审理周期。同时,详述了被拘留人的处理方式,包括讯问、审查、提请批准逮捕等步骤。文章还强调了委托刑事辩护律师的重要性,指出律师在公安、检察院和法院阶段都有特定工

  • 法律援助换律师的法律规定
  • 刑事案件家属作为辩护人的程序
  • 存疑不起诉的法律规定及其追诉时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