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招标投标 > 中标 > 承包单位责任

承包单位责任

时间:2025-09-14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97502
《建筑法》:第六十七条承包单位将承包的工程转包的,或者违反本法规定进行分包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

违法转包或违法分包责任

根据《招标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承包单位若存在违反法规进行转包工程或违法分包工程的行为,导致工程质量不符合规定标准的损失,将与接受转包或分包的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违法行为处罚

招标违规处罚

根据《招标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对于违反招标法规定的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而不招标的行为,将被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罚款。罚款金额可达项目合同金额的千分之五至千分之十。对于使用国有资金的项目,还可暂停项目执行或暂停资金拨付。对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依法给予相应处分。

中标项目转让、分包违规处罚

根据《招标法》第五十八条规定,中标人将中标项目转让给他人或肢解后分别转让给他人,或者违反规定将中标项目的部分主体、关键性工作分包给他人,或者分包人再次分包的行为,将被视为无效。违规转让或分包的项目将面临罚款,罚款金额可达转让或分包项目金额的千分之五至千分之十。如果存在违法所得,将被没收违法所得。此外,还可被责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还可吊销其营业执照。

建设单位考核

建设单位建筑市场行为管理考核

根据青岛市《建设单位建筑市场行为管理考核办法》第八条第二款规定,如果建设单位存在必须招标的项目却不招标,或将应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规避招标,或肢解工程发包,或未公开招标的行为,将直接被评定为D级。建设单位在作出书面检查后,方可申请办理新的业务。建议行业主管部门取消其评优评奖资格,并原则上不推荐其参加国家“鲁班奖”、省“泰山杯”等奖项的评选。

施工企业考核

中标项目经理和施工现场项目经理考核

根据青岛市《建设工程施工企业管理考核办法》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如果中标项目经理与施工现场项目经理不符且未到工程项目所在地办理项目经理变更手续,将每次被考核扣除10分。一年内每次参加投标时,还将扣除0.5分。

项目经理考核

根据青岛市《建设工程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管理考核办法》第二十五条第三款规定,如果项目经理在现场检查时无故不到位且未履行项目经理职责,每次将被考核扣除20分。一年内每次参加投标时,还将扣除1分。

监理企业考核

监理机构其他人员考核

根据青岛市《建设工程监理企业及项目总监管理考核办法(试行)》第十五条第十二款规定,如果监理机构其他人员与中标不符且未按规定履行变更手续,每次将被考核扣除2分。

现场监理人员考核

根据青岛市《建设工程监理企业及项目总监管理考核办法(试行)》第二十三条第九款规定,如果现场监理人员未按中标标书全部到位且未按规定履行变更手续,每次将被考核扣除项目总监5分。一年内每次参加投标时,还将扣除0.5分。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投标人应遵守招标文件的要求和条件

    投标人在参与投标过程中应注意的要求和条件。包括资质要求、工期、签字章印、格式、表述一致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报价适应性等方面。投标报价要合理具备竞争性,同时投标文件应经过多人核对,确保完整、规范、语言严密。最后,投标文件的递交必须在指定时间和地点完成,否

  • 法律咨询:投标专用章是否属于公章范畴?

    投标专用章是否属于公章范畴的法律问题。律师指出,如果投标专用章经过法定刻制程序并在相关部门备案,可认定为公章。同时,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中关于开标和评标的详细规定,包括开标过程、评标委员会的职责、保密要求等。

  • 中标程序

    中标程序中的各个环节,包括评标报告的提交和中标候选人的推荐、中标人的确定和中标标准、中标通知书的法律效力、合同的订立、履约保证金的提交、中标人的履约义务和禁止转让中标项目,以及分包的条件和责任等。文章强调了中标程序的规范性和法律效应,旨在确保招标过程

  • 承包单位责任

    承包单位在违法转包或违法分包中的责任,以及相应的处罚措施。根据《招标法》规定,承包单位违反法规转包或分包工程,导致损失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同时,对于招标违规、中标项目转让或分包违规的行为也有相应的处罚规定。此外,文章还涉及建设单位、施工企业、项目经理

  • 中标合同未实施如何中止
  • 工程合同招标后一方拒签的法律处理
  •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育和规范市场中介组织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