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解除劳动关系 > 企业裁减员工的条件

企业裁减员工的条件

时间:2025-09-11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97587
对于企业说来说,员工的存在绝对是必须的,但是对于一些质量并不高的员工却又是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经济损失发生的,所以说在招收员工的时候我们也要做好相应的检测事项,那么对我国的法律来说,在企业进行裁员的时候其中条件包括哪些?以下便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裁减人员条件

根据第四十一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应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方可裁减人员:(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

优先留用人员

在裁减人员时,应优先留用以下人员:(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人员;(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人员;(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人员。

公司裁减员工是否需要赔偿

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公司因搬迁等客观原因需要裁员,应按照劳动者的工龄折算支付至少六个半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公司应提前30天书面通知劳动者本人,否则还需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代通金。无论是新劳动合同法还是旧的劳动合同法,都规定了裁员时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况。因此,单位裁员导致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规定与2008年1月1日以后的修订无关。根据第四十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根据第四十六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扩大工会会员身份条件

根据修订草案,工会会员身份的条件范围将被扩大。拟规定本市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以及其他组织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以及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不论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如何,都享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这意味着农民工等特殊群体将有资格成为工会会员,通过工会组织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将得到法律保障。因此,在招聘员工之前,大型公司应对员工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综合素质分析和身体状况评估。同时,作为员工,进入公司后也应该自觉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实习协议

    实习协议的内容。协议包括实习安排、实习期待遇、甲方权利和义务、乙方在实习期应遵守的规定以及其他事项。实习部门、岗位、时间和内容都有明确说明。同时,协议还规定了实习补贴、考核评价和保密要求等。实习期不构成劳动合同关系,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纠纷。

  • 离职补偿金的月平均工资如何计算

    离职补偿金的计算方式。按照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离职补偿金依据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补偿标准取决于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同时,用人单位未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行为违法,应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以保护劳动者

  • 劳动法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

  • 员工离职后解除劳动关系的时间

    员工离职后解除劳动关系的时间问题。员工需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并书面递交辞职信。在离职后,员工必须办理工作交接,否则企业有权暂扣工资。虽然扣留档案和社保不符合劳动法规定,但企业可能会采取相应措施。因此,离职时应谨慎处理各项工作事宜以避免纠纷。

  • 企业裁减员工的条件
  • 终止劳动合同协议书
  • 不胜任工作的认定及法律要求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