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知情权 >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规定和责任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规定和责任

时间:2025-07-28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5701
消费者的权益是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进行维护,所以在消费的过程中发现任何侵权的行为都可以通过法律来进行维权,特别是遇到价格欺诈情况的人。那么,最新消法关于价格欺诈的条款有哪些?听一听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出的详细讲解。

一、价格欺诈行为的定义

根据《价格法》第十四条第四项规定,价格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这种行为被认为是一种价格违法行为,也被称为欺骗性价格表示。

二、国家对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

为了打击价格欺诈行为,国家计委于2002年1月1日起实施了《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该规定将以下13种价格行为认定为价格欺诈行为:1、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相关内容与实际不符,并以此为手段诱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购买的行为。2、对同一商品或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价目表,以低价吸引顾客并以高价结算的行为。3、使用欺骗性或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的行为。4、标示的市场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等价格表示无依据或无从比较的行为。5、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商品或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的行为。6、销售处理商品时,不标示处理品和处理品价格的行为。7、采取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不如实标示馈赠物品的品名、数量或为假劣商品的行为。8、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示或含糊标示附加条件的行为。9、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价,谎称降价或将要提价,诱骗他人购买的行为。10、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前有价格承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的行为。11、谎称收购、销售价格高于或低于其他经营者的收购、销售价格,诱骗消费者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12、采取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数量等手段,使数量或质量与价格不符的行为。13、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谎称为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的行为。

三、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责任

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七条规定,对经营者的价格欺诈行为,相关部门将责令其改正,并没收其违法所得,同时处以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如果没有违法所得,将处以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于情节严重的行为,相关部门将责令其停业整顿,或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网售产品未标注厂商信息侵犯知情权吗?侵犯了。

    网售产品未标注厂商信息是否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问题。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经营者若未告知消费者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构成欺诈行为,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同时,经营者的违法行为可能违反行政管理法规,需承担行政责任。对于严

  • 消费者权益受损时的赔偿责任

    消费者权益受损时的赔偿责任,包括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权益受到损害时的赔偿要求。同时,文章还指出了网络价格欺诈的三种方式,包括虚构比价信息、虚构商品优惠幅度和结算价格高于标示价格等欺诈手段。

  •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定义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定义及相关规定。价格欺诈行为是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误导性的价格条件,欺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进行交易的行为。法律规定了价格欺诈行为的定义、适用范围、原则、明码标价和降价销售的要求,以及价格欺诈行为的多种情形和手段。同时,也提到了误导性标价

  • 新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

    我国新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股东有权查阅和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等文件,并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股东提出查阅会计账簿请求时,需书面说明目的。若公司认为请求不正当并可能损害公司利益,可以拒绝并提供书面答复。公司拒绝时,股东可向法院提出申请

  • 购房者的知情权及其影响房屋买卖合同的有效性
  • 价格欺诈的定义与法律规定
  •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监管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