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产质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给债权人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以质押物折价或拍卖、变卖质押物的价款优先受偿。动-产质押在供应链金融中被广泛应用,企业可以将合法且符合规定的动-产或仓单质押给银行,以获取融资。动-产质押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以及生产流通中占用企业流动资金等问题,适用于拥有稳定购销渠道、较大销售额和现金流量,以及存货占比较高的采购企业或制造商。
尽管动-产质押业务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作为一种新型信贷模式,银行在实际操作中仍然面临一些风险。
1. 质押物的选择
银行在选择企业质押物时需要进行严格审查,确保这些质押物符合银行的要求。质押物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企业在无力偿还债务时,质押物的变现能力以及银行的损失程度。
2. 市场价格风险
银行需要对质押物的市场价格进行研究分析,充分意识到市场价格可能带来的风险。银行一般会按照质押物价款的70%左右发放贷款。然而,某些货物的价格波动较大,这给银行带来较大风险。如果质押物价格突然大幅下降,而银行已经按照之前的价格发放了贷款,那么银行面临的潜在风险将显而易见。因此,银行在决定是否将某种货物作为质押物时,应对行业进行充分的分析研究。
3. 客户信誉问题
银行在放贷时不能忽视企业客户的信誉问题。一些企业可能会恶意骗取贷款,提供虚假的仓单,伪造批货单等行为。因此,对企业客户的信誉鉴定也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质物的不同,质押可分为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我国担保法规定了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
质物是指提供的财产,出质人是提供财产的人,质权人是享有质权的人。质押担保应当签订书面合同,质押合同自成立时生效,质押合同的内容与抵押合同的内容基本相同。
质权分为动-产质权和权利质权两种。动-产质权是指可移动并不损害其效用的物的质权;权利质权是指以可转让的权利为标的物的质权。
动-产质押中,如果质权人因保管质物不善而导致质物灭失或毁损,应承担民事责任。在可能造成质物灭失或毁损时,出质人可以要求质权人将质物提存或提前清偿债务返还质物,质权人则可以要求出质人提供相应的担保。如果出质人不提供担保,质权人可以对质物进行拍卖或变卖,并优先受偿或按照与出质人约定的方式处理。
对于载明兑现日期或提货日期早于债务履行期的权利质押,质权人可以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前兑现或提货,并与出质人协议将兑现的价款或提取的货物用于提前清偿债务或按照与出质人约定的方式处理。对于以可转让的股票、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财产权为标的物的权利质押,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在签订书面合同后向证券登记机构或管理部门办理出质登记,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股权质押后再签担保的法律效力问题,包括再担保的范围和方式、定义和作用、基本运作模式等。再担保的设立应符合合同法和担保法的规定,经过双方自愿协商和签订书面合同,明确约定关键条款。再担保的法律效力取决于再担保合同的履行和约定的法律效力,但不影响原担保的效
版权质押担保协议的细节内容。协议涉及担保事由、担保事项、质押程序、担保期限及担保权益实现等内容。其中重点讨论了质押物的具体细节,包括作品的版权情况、剧本来源及规模等,并明确了质押担保的范围和要求。同时,还规定了违约情况和责任承担方式。
股票质押的概念、法律规定及权利保护。股票质押作为债务担保方式之一,其设立采用登记生效原则。在股票质押过程中,质权人和设质人的权益保护至关重要。证券登记机构应履行善良义务,遵守质押合约。未经双方一致许可,不得允许单方出售股票,否则需承担侵犯债权的责任。
动产质押的定义、作用以及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动产质押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但银行在实际操作中面临质押物选择、市场价格风险和客户信誉问题等风险。此外,文章还介绍了相关的法律知识,包括质物的分类、质押合同的签订和质权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