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打假工作存在的核心问题是,国内对制假售假处罚太轻。处罚轻不仅使打假失去威慑力,还会导致全社会对假冒行为的姑息迁就,助长地方保护和部门保护的现象,甚至出现认为造假可以发展地方经济的错误观点。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主席张为安认为,只有加强对造假分子及其协从的刑事查处力度,才能有效解决中国的制假售假问题。目前,刑事起诉面临的最大障碍是缺少明确合适的法律规定,来判定制售假冒产品行为是构成犯罪,还是只应受到行政处罚。世界贸易组织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确立了一个全球性标准,即任何达到“商业规模”的造假案件都应该追究刑事责任。然而,中国的法律和司法解释在这方面不符合上述标准。
此外,还有几个实际操作问题阻碍着司法机关对造假分子的刑事调查和起诉,包括公安和检察部门缺少必要的人力物力、执法工作人员培训不足、地方保护主义盛行、行政机关和司法部门间缺乏协调和合作。公安机关应在对制售假冒产品的不法行为产生怀疑后立即介入和调查取证,而不是等到犯罪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标准后才开始。与上述起诉标准的法律问题有一定联系的是,由于相关标准不清楚或太严格,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通常拒绝追究造假案件的刑事责任。
“以罚代刑”的做法也相当普遍:由于经费紧张和利益驱使,以及法律法规的模糊和缺乏精确制约作用,对于一些已经涉嫌犯罪的造假行为,执法部门往往不去认真取证调查,一般采取没收假冒产品、没收非法所得、处以罚款的方式结案,而不将案件移交公安机关。
打假的主体固然是政府,但每一次打假行动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政府不可能包打天下,应分割或委托其中的部分给社会去做。在当前打假职能部门人力、财力、装备、技术手段不足的情况下,鼓励中介打假有着特殊的意义,应该强化中介打假的功能和作用。
在目前国内法律还不允许成立私家侦探公司的情况下,一些“调查公司”以咨询服务的名义从事打假信息的采集工作,并将之提供给政府的执法部门,确实对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在现有的法律环境下,大部分这类公司只能越权使用侦查权,从而引来社会各方面的非议,他们的工作不得已基本转入地下活动,个别地方甚至开始封杀这类公司。
专家指出,当前各地的“调查公司”鱼龙混杂,由于市场需求不断增加,这类公司还可能增多。与其让他们在“地下状态”无序生长,不如对其行为进行规范,使其打假活动转为公开。可以通过立法对他们的执业资格、运作方式、操作手段、涉足范围、收取费用的标准、奖励额度等进行明确规定,从而使之进入合法的状态,成为政府执法可靠的助手。
实操性打假公司为多家名企提供打假维权服务,与政府密切配合。
针对企业打假服务内容如下:
1. 深入调查产品的生产地、流程、产量及仓库,作品的复制、出版地复制、出版数量,经验丰富的调查人员为您高效解决此问题。
2. 调查产品及作品的销售流程及销售渠道,进行各种取证活动,为下一步法律工作做好准备。
3. 调查产品及作品的销售资料,进行全方位的取证。
4. 调查主要侵权人的有关情况,调查造假企业相关责任人、企业内部规划、主要技术人员、市场营销状况等。
对侵犯版权行为的打击:
1. 为客户制定有效的打击方案,根据个案的不同,通过行政、刑事和民事途径,组织工商、版权局、公安和媒体等多方参与的打击活动。
2. 进行打击后的跟踪暗访,防止违法行为死灰复燃,协助客户完成打击后的必要法律程序。
对商标权、专利权、正当经营权的保护:
对商标侵权、专利侵权以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打击:
1. 为客户制定有效的打击方案,根据个案的不同,通过行政、刑事和民事途径,组织公安、专利局、工商、技术监督和媒体等多方参与的打击活动。
2. 进行打击后的跟踪监测,防止违法行为死灰复燃,同时协助客户完成打击后的必要法律程序。必要时代理客户参加争议的行政调处和诉讼,提供知识产权法律服务。
一、行政打击:
通过调查获取制售假行为的相关违法证据后,向工商局、质监局、海关等监督部门提交证据材料,提出查处申请并配合查处行动。
行动效果:没收或查封涉案相关物品(成品、半成品、包装、标贴、设备和销售资料),没收其违法所得,并根据其销售历史和现查获的物品总价进行相应的行政处罚。
二、刑事打击:
针对涉案金额巨大的侵权行为,通过调查收集立案前所需的证据和报案材料整合,向公安机关提交证据材料并提出立案申请,协调配合公安机关对涉案目标的查处行动。
行动效果:查封和没收涉案物品(成品、半成品、包装物、标贴、相关设备、销售资料);没收其违法所得;根据涉案金额和违法情节,依照刑法追究主要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三、长期市场动态监控及知识产权保护:
成立专项服务小组为重点品牌长期服务;建立长期信息情报网络和专门的信息库,与各地市场和当地执法部门进行双向信息交流;建立侵权人档案库和假货样板,定期对该信息进行研究、整理、统计;对侵权频率高发区域进行长期、持续、有计划的市场监控,掌握该地区的侵权规律;通过联合相关执法机关进行查处,新闻媒体曝光等合法手段遏制侵权行为;定期对服务区域内的市场侵权情况进行分析、建议报告。
普通公民非法拘禁罪的立案标准及相关规定。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行为,以及非法拘禁持续时间、次数、伴随行为等方面的立案标准。同时,文章还介绍了非法拘禁罪的刑责任规定,包括从重处罚的情形和定罪处罚的规定,并指出了在适用本条规定处罚时需
赌博罪的构成以及赌博罪的共犯认定标准。根据《刑法》规定,参与赌博活动的人员可能构成赌博罪。司法解释明确了明知他人赌博犯罪并提供直接帮助的行为人也被视为共犯。在认定赌博罪的共犯时,需证明行为人明知他人赌博犯罪并直接提供帮助,如资金、计算机网络等。对于受
诽谤罪与侮辱罪的区别,包括捏造事实与非捏造事实、暴力侮辱与非暴力侮辱以及当众散布与非当众散布等方面的不同。诽谤罪涉及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侵犯他人人格尊严和名誉,行为主体为自然人,需满足故意、捏造事实、散布方式、情节严重等要件。侮辱罪则涉及使用暴力
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对象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该罪行涉及军事秘密的安全,对国防和军队的安全与利益造成严重危害。犯罪者通过窃取、刺探、收买等方式非法获取军事秘密,构成犯罪。犯罪主体为军人,包括现役军官、文职干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