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管制 > 被判管制后的权利与义务

被判管制后的权利与义务

时间:2025-07-03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18904
管制是我国刑事处罚措施中的主刑之一,管制是比较轻的处罚措施,一般适用犯罪情节比较轻的犯罪分子,判处管制后,犯罪分子是会有一定的权利与义务的,那么被判管制后的权利与义务?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遵守法律与行政法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有一系列的义务与权利。首先,他们必须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并服从监督。这意味着他们必须遵守国家法律的规定,不得从事任何违法行为。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限制

其次,在执行期间,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需要获得执行机关的批准,才能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这意味着他们在执行期间不得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也不能自由参与各种组织和活动。

报告活动情况

此外,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还需要按照执行机关的规定,定期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这是为了确保他们的行为符合执行机关的监管要求,并且能够及时掌握他们的行踪。

会客规定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还需要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这意味着他们在会见他人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定和程序,以确保会见的安全和秩序。

迁居规定

最后,如果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必须经过执行机关的批准。这是为了确保他们的行动不会影响到执行机关对他们的监管,并且能够及时了解他们的行踪。

劳动中的同工同酬

此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享受同工同酬的权利。这意味着他们在执行期间从事劳动时,应当获得与其他劳动者相同的待遇和报酬,不得因为自己的犯罪记录而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管制执行期满的法律效果

    管制执行期满的法律效果及管制的特征。管制执行期满时,会宣布解除管制并发放通知书,恢复其公民权利。管制是一种不关押犯罪分子的刑罚方法,通过社区矫正限制其自由,罪犯可自谋生计并享受普通公民待遇。管制的执行由地方社区矫正机构负责。《刑法修正案(八)》对管制

  • 被判管制后的权利与义务

    被判管制后的权利与义务。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必须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服从监管,且需获得批准才能行使言论等自由权利。他们还需定期报告活动情况,遵守会客规定,迁居需经过批准。同时,他们在劳动中应享受同工同酬的待遇。

  • 罚金的定义和特征

    罚金作为一种财产刑的定义和特征。罚金是强制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只能执行犯罪分子个人财产。罚金的缴纳在法院判决生效后执行,可通过变卖犯罪分子财产来缴纳。违法行为构成犯罪被判处拘役或有期徒刑时,之前的行政拘留或罚款可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折

  • 文物犯罪的刑事责任

    文物犯罪的刑事责任。根据不同罪行,我国刑法规定了相应的处罚。如故意损毁文物、名胜古迹等,情节严重者将面临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单位犯罪也将受到罚金的处罚,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同时,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等行为也将受到法律制裁。整体而言,我国对于文

  • 我国刑法分则对裁量罚金数额的规定
  • 哪些罪名可以判管制刑
  • 驱逐出境的适用范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