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驱逐出境 > 外国人被驱逐出境的权利救济

外国人被驱逐出境的权利救济

时间:2025-09-26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24228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外国人在对被驱逐出境的决定不服时,享有司法救济的权利。被驱逐的外国人可以通过申请行政复议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外国人对依照该法对其实施的继续盘问、拘留审查、限制活动范围、遣送出境措施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决定。

对其他境外人员依照该法实施的遣送出境措施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适用上述规定。

驱逐出境的定义与适用条件

驱逐出境是指强制犯罪的外国人或无国籍人被迫离开本国边境的一种刑罚,也称为逐出国境。在中国,驱逐出境可以作为独立的刑罚,也可以作为附加刑罚适用。

适用条件

在适用驱逐出境时,需要考虑以下条件:

  1. 犯罪事实:犯罪事实包括与犯罪构成要件相关的事实,如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等,以及与犯罪构成要件相关的其他事实,如犯罪分子犯罪前后的表现。
  2. 犯罪性质:犯罪性质指犯罪的本质属性,表现为犯罪罪名。在适用驱逐出境时,应考虑适用驱逐出境的犯罪,如间谍罪等危害国家安全的罪名,严重的经济犯罪如伪造货币罪,以及严重的治安犯罪如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对因过失造成危害结果构成犯罪的犯罪,如因疏忽大意造成交通肇事罪的,可以不适用驱逐出境。
  3. 犯罪情节:犯罪情节可以揭示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和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险性。在适用驱逐出境时,应考虑犯罪情节。一般来说,对于累犯和其他人身危险性较大的犯罪分子,应考虑适用驱逐出境;对于初次犯罪、自首的犯罪分子以及其他人身危险性较小的犯罪分子,可以考虑不适用驱逐出境。
  4. 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是指犯罪行为对社会关系造成的损害情况。它包括犯罪事实、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反映的社会危害性,是决定是否适用驱逐出境的主要依据。评估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时,应以犯罪事实、犯罪性质、犯罪情节为基础,同时考虑社会形势和国际关系等因素。对于社会危害程度较大的犯罪分子,应考虑判处驱逐出境;对于社会危害程度较小的犯罪分子,可以考虑不判处驱逐出境。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外国人被驱逐出境的权利救济

    外国人在我国被驱逐出境时的权利救济途径,包括申请行政复议等司法救济方式。同时,文章介绍了驱逐出境的定义、适用条件,包括考虑犯罪事实、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和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

  • 限制出境的情况及措施

    关于限制外国人和中国公民出境的相关规定和措施。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禁止、限制、控制出境的措施,对于未执行民事案件的当事人,在案件执结之前不得离境。具体措施包括发布限制出境协助执行通知、扣留身份证或护照,要求公安机关协助收缴、吊销证件或宣布作废。限

  • 在限期内未出境,可以强制出境吗

    我国相关法律对于外国人或境外人员在规定期限内未出境的处理方式。对于未在规定期限内出境的人员,公安机关可以强制其出境,被遣送出境的人员在一定期限内不得入境。同时,还涉及催告责任、决定责任、执行责任、事后监管责任以及其他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 驱逐出境:一种刑法处罚

    刑法中针对犯罪外国人的驱逐出境处罚,其可以作为独立处罚或附加处罚。独立适用是针对犯罪情节较轻的外国人,附加适用则是针对犯罪性质较严重已被判处其他刑罚的外国人。在我国,是否适用驱逐出境需要根据案情和国际关系等综合因素考虑。此外,文中还介绍了关于外国人入

  • 驱逐出境的对象及适用范围
  • 驱逐出境的适用对象
  • 解除限制出境的程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