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条件不起诉是指在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时,对于未成年人所涉及的犯罪行为,符合起诉条件但表现出悔罪态度的情况下,人民检察院可以决定不对其提起诉讼。
不起诉决定书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日、出生地、民族、文化、职业、住址、身份证号码,以及是否曾受过刑事处罚、拘留、逮捕和关押等情况。
明确罪名和案件的来源。
包括否定或指控被不起诉构成犯罪的事实,以及作为不起诉决定依据的事实。
明确不起诉决定所适用的法律条款,并阐明不起诉的依据和理由。
在决定书的结尾部分,应当写明承办检察员的职称、姓名和制定该决定书的年月日,并加盖检察院的公章。
以下是可以免除刑罚的9种情况:
附条件不起诉的定义及其在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时的应用。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书包括被起诉人的基本情况、案由和案件来源、案件事实、不起诉的依据和理由以及告知事项。同时列举了可以免除刑罚的九种情况,包括境外犯罪、聋哑人或盲人犯罪、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等
刑事处罚与不起诉决定的法律规定。首先介绍了刑事处罚的种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然后详细阐述了不起诉决定的情形,包括无犯罪事实或不应追究刑事责任、证据不足、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情形以及犯罪情节轻微或免除刑罚等。同时,还介绍了不起诉决定的法律后果,包括制作
不起诉和免予刑事处罚的区别。两者均指被告人不需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况,但定义和适用范围不同。不起诉分为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和证据不足不起诉三种。免予刑事处罚则是因为犯罪情节轻微,检察院决定不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
附条件不起诉的复议申请人范围,包括公安机关、被害人以及不起诉人对检察机关作出的附条件不起诉决定提出异议的途径和程序。公安机关和被害人可以向作出不起诉决定的人民检察院提出复议申请,同时不起诉人也可以向该检察院提出申诉。所有复议申请均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