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诉讼指南 > 诉讼流程 > 检察机关内部立案监督的案件管辖范围及主体对象

检察机关内部立案监督的案件管辖范围及主体对象

时间:2025-09-20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28088
检察机关的内部立案问题

一、检察机关内部立案监督的案件管辖范围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的规定,检察机关的内部立案监督主要包括自侦案件及可以直接受理的案件。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类案件:

  1. 贪污贿赂犯罪
  2.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
  3.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
  4.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犯罪案件,需要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并报请省级以上人民检察决定的

对于上述四类案件,侦查部门应当报请立案侦查,而不报请立案侦查、批捕或起诉部门可以进行内部立案监督。

二、检察机关内部立案监督的主体及被监督的对象

根据诉讼规则,检察机关内部立案监督的主体是同一检察机关即本院的批捕和起诉部门,被监督的对象是本院的自侦部门,包括反贪部门和侵权渎职检察部门。

然而,在实践操作中,本院批捕、起诉部门对自侦部门的监督效果较差。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 本院批捕、起诉部门与自侦部门在同一机关内工作,干警之间轮岗交流频繁,难以开展有效监督。同时,个别领导也认为内部立案监督是自找麻烦,没有必要。
  2. 诉讼规则没有明确指明具体由哪个部门负责实施内部立案监督,导致相互推诿,不将其纳入议事日程。

为了改善这种现状,除了加强检察干警的内部立案监督意识外,建议将检察机关内部立案监督的主体由本院的批捕和起诉部门改为上级检察机关的批捕部门,并扩大内部立案监督对象,即:

  1. 下级院自侦部门应当报请立案侦查而不报请的案件,上级院批捕部门可以依法监督。
  2. 下级院决定不立案的案件,上级院批捕部门认为需要立案的也可以依法进行监督。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避免本院干警之间的人情难却情况,有利于加强上级院对下级院的领导。同时,将内部立案监督的权力赋予批捕部门有利于明确权责,增强责任心与使命感。

相关法律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三条:搜查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由侦查人员和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如果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在逃或者拒绝签名、盖章,应当在笔录上注明。

第六节 扣押物证、书证

第一百一十四条:在勘验、搜查中发现的可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各种物品和文件,应当扣押;与案件无关的物品、文件,不得扣押。

对于扣押的物品、文件,要妥善保管或者封存,不得使用或者损毁。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