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共同犯罪 > 店家食物添加罂粟致人上瘾的处罚

店家食物添加罂粟致人上瘾的处罚

时间:2025-07-02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30034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无良的商家为了让消费者经常到店消费,会在食物中添加小量的罂粟壳,而罂粟壳是有成瘾性的,如果吃多了就会上瘾,那么店家食物添加罂粟致人上瘾怎样处罚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涉及店家在食物中添加罂粟壳的行为,其处罚情形可分为两种情况。如果不构成犯罪,将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如果构成犯罪,则将依照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将被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将被处以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将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食物添加罂粟壳涉及的刑事处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涉及食品加工、销售、运输、贮存等过程中,掺入含有罂粟成分的壳、籽、叶、茎杆等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的行为,或明知是掺入罂粟成分的食品而予以销售的行为,将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以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刑事责任。

共犯论处

如果个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他人实施上述犯罪行为,并为其提供罂粟,或者提供贷款、资金、账号、发票、证明、许可证件,以及提供技术、生产、经营场所、运输、仓储、保管,广告等宣传等便利条件的,将依照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共犯论进行处罚。

其他犯罪行为的定罪处罚

如果在食品加工、销售、运输、贮存等过程中,掺入含有罂粟成分的壳、籽、叶、茎杆等非食品原料的,或明知是掺入罂粟成分的食品而予以销售的行为,并不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但是如果构成其他犯罪行为,将根据所涉及的罪名进行定罪处罚。

同时构成其他犯罪行为的定罪处罚

如果在食品加工、销售、运输、贮存等过程中,掺入含有罂粟成分的壳、籽、叶、茎杆等非食品原料的,或明知是掺入罂粟成分的食品而予以销售的行为,既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又构成其他犯罪行为,将依照处罚较重的罪名进行定罪处罚。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聚众斗殴的刑事责任

    聚众斗殴的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多次聚众斗殴、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等情形下,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将面临刑事处罚,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聚众斗殴中共同犯罪的认定要根据犯罪分子的实际作用大小来确定,不应一概认定为

  • 诈骗罪的共犯和从犯的区别

    诈骗罪的共犯和从犯的区别。根据我国刑法,从犯是共犯的一种形式,共同犯罪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对于从犯可以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诈骗罪的从犯认定标准包括在实施诈骗前的共谋、犯罪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参与次数、行为强

  • 校园欺凌和打架的区别

    校园欺凌与打架的区别。校园欺凌具有长期性、隐秘性和不对等强弱关系等特征,表现形式包括直接和间接欺凌。相关法律知识介绍了《治安管理法》对于校园欺凌和打架行为的处理方式和处罚规定,包括调解、处罚以及对特定行为的严厉打击。

  • 刑事案件中胁从犯的处罚问题

    刑事案件中胁从犯的处罚问题。文章指出,胁从犯是在被胁迫的情况下参加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其处罚原则应基于其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文章还详细阐述了胁从犯减免处罚的理由,包括其在受到胁迫时的有限意志自由、个人合法权益与国家、公共利益的权衡等。正确处理

  • 诈骗罪立案后自愿退还款项的法律处理
  • 因民事纠纷聚众斗殴的处理方式
  • 团伙作案怎么定义主犯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