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因违背其依据的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义务,而致另一方的信赖利益的损失,并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合同一方如果违反了缔约过失责任的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吧!
缔约过失责任是当事人在缔约谈判阶段,根据诚实信用原则,任何一方当事人均负有协助、照顾、保护、忠实、通知、保密等先合同义务。如果任何一方过错违反先合同义务,给对方造成合理的信赖利益损失,则构成缔约过失,应承担赔偿对方合理信赖利益损失的责任。
北京的a公司与天津的b公司约定双方于某日在上海签订合同。后北京的a公司总经理决定合同签订地在广州,但是a公司忘记通知b公司。导致,b公司4人乘飞机到达上海后在得知签订地已经改在了广州。于是,b公司4人又赶赴广州与a公司签订了合同。
本案中,a与b之间签订的合同有效成立,但是a公司因过错违反了通知和照顾的先合同义务,造成b公司合理信赖利益损失,所以b公司有权要求a公司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合同法》
第四十二条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
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第四十三条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该商业秘密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合同法司法解释(二)》
第八条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经批准或者登记才能生效的合同成立后,有义务办理申请批准或者申请登记等手续的一方当事人未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办理申请批准或者未申请登记的,属于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第(三)项规定的“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相对人的请求,判决相对人自己办理有关手续;对方当事人对由此产生的费用和给相对人造成的实际损失,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流程图
特别提示:合同的成立并不影响缔约过失责任的形成,也就是说,即使合同已经成立并生效,只要一方因过错违反先合同义务并给他方造成合理信赖利益的损失,就构成缔约过失责任。
债权人与债务人签订了借款合同,并约定了借款用途。而债务人将借款用做它用,给债权人收回借款带来不可预估的风险。如果债务人不按照约定使用借款的,债权人应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呢?本条再次明确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用途使用借款,同时规定了借款人的违约责任。而小牛
所谓“三性”,是指“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只能在“三性”岗位上实施,但对何为“三性”一直没有具体规定。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劳务派遣一般仅适用于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如果不是处在这三种岗位上,却签订了劳务派遣合同
违约定金是指以定金的放弃或者双倍返还作为违反合同的补救方法而约定的定金。具体来说,如果合同中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违约定金责任是约定的责任,合同双方当事人双方有约定和不
合同违约是指合同一方或双方违反合同中约定的义务、法律直接规定的义务和法律原则和精神所要求的义务。一方合同违约往往会给对方造成损失,甚至是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因此合同的违约方要承担违约责任。根据《合同法》第107条、108条、111条的规定,违约行为包括以下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