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特殊侵权 > 其他特殊侵权 > 商业名称权的内容包含哪些

商业名称权的内容包含哪些

时间:2020-05-25 浏览:3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0181
商业名称权,也称为商业名称专用权,是指商事主体在登记商业名称后,即能取得该商业名称的专有使用权利。那么,商业名称权的内容包含哪些?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针对这一问题,找寻了以下资料,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解决您的问题。

一、商业名称权的性质

人格权说理由:

①商业名称权目的在于区别不同的商事主体,是商事主体存在的基础,是法律赋予商事主体本身固有的权利,与公民的姓名权性质相同,都属于人格权。

②商业名称权是专用权,其功能在于排除他人妨碍和侵害,与财产权没有直接关系,只能划为人身权范畴。

财产权说理由:

①商业名称权是专用权,与商事主体的商事信誉密切相关,其核心就是商事信誉,而信誉,在大陆法系国家,属于商业资产范畴,因此,商业名称权是财产权的一种。

②商业名称权不仅可以给权利人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且可以转让和继承,而属于人格权的公民姓名权是不能作为转让或继承的标的,因此商业名称权应属于无形财产权的一种,而不能属于人格权。

折衷说理由:

认为商业名称权兼具有人格权和财产权的双重属性。

商业名称权兼具人格权和财产权的双重属性。一方面,商业名称依附于商事主体而存在,自身不能单独存在,因此具有人格权的性质;另一方面,商业名称具有财产价值,可以许可他人使用,可以转让,又具有财产权的性质。

二、商业名称权的特征

商业名称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具有工业产权的一般特征,同时也与工业产权存在差别。商业名称权有以下特征:

第一,地域性。各国法律普遍规定,商业名称权的效力只及于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一般只在其登记机关的辖区范围内有效,超出该区域的范围,商业名称权就不受保护。《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6条规定,企业只准使用一个名称,在登记主管机关辖区内不得与已登记注册的同行业企业名称相同或者近似。

第二,公开性。商业名称权经登记才能取得,而登记是公示的一种方式,因此,商业名称具有公开性。同时也必须经过公开,商业名称才能为公众知晓。商业名称的创设、变更、废止、转让和继承都应当进行登记,否则,不发生对外效力。

第三,可转让性。商业名称权具有财产权的性质,因此主体可以转让和继承。我国规定商业名称可以自由转让,但也有一些国家对商业名称转让做了限制。《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23条规定,企业名称可以随企业或者企业的一部分一并转让,应当报原登记主管机关核准。受让人只有在进行了登记之后,才能取得该商业名称的专用权。

第四,时间上的无限性。商业名称无时间上的限制,只有在商业名称所有人营业终止并未转让商业名称的情况下,商业名称才绝对终止,而专利权、商标权等工业产权均有一定的时间性。

三、商业名称权的权能

商业名称权包括下列几个方面的权能:

第一,专有使用权。

商业名称的所有人经登记后取得该商业名称的专有使用权,只有所有人有权使用,其他任何人都不得使用与该商业名称相同或者相似的商业名称。这是商业名称权的首要权能,也是商业名称权的核心内容。

第二,许可使用权。

商业名称权人有许可他人使用其商业名称的权利,即可以“出借”或“出租”其商业名称的使用权。

第三,商业名称变更权。

各国立法都允许商业名称的变更,只要拟变更的商业名称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即可,但须进行变更登记才能发生效力。

第四,商业名称转让权。

商业名称转让权是商业名称财产权属性的反映。如前所述,商业名称权人可以转让其商业名称,但多数国家规定商业名称不得脱离营业而单独转让。

《德国商法典》第23条规定,商号不得与使用此商号的营业分离而让与。《日本商法典》第24条第1款规定,商号只能和营业一起让与或在废止营业时转让。

《韩国商法》第25条也规定,商号,只有在废止营业时,或者和营业一并进行时,方可转让。

中国:《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23条规定,企业名称可以随企业或者企业的一部分一并转让,应当报原登记主管机关核准。受让人只有在进行了登记之后,才能取得该商业名称的专用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大二强制实习举报的法律依据和途径

    教育部规定的顶岗实习要求及大学生强制实习举报的法律依据和途径。高职院校必须确保学生至少顶岗实习半年,这被视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大学生如有遭受学校强制实习的情况,可向教育局投诉或依据法定程序维护自身权益。同时,文章还探讨了大学生维权的现状、定

  • 一、侵犯物权损害赔偿范围

    物权受到侵害时的损害赔偿范围及法律规定。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方式以造成财产或人身损害为前提,赔偿内容为给付金钱或实物财产。在实际承担时,赔偿责任受多种因素影响。依据《物权法》相关规定,物权受到侵害时,需结合具体条文及个案来确定责任构成和赔偿范围,贯彻完

  • 民事责任的免除情形

    民事责任的免除情形,包括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不可抗力、受害人的过错以及符合约定或法定免责条件等。在特定情况下,行为人可以免于承担民事责任。文章还介绍了不同情形下责任承担的具体规定,提醒人们要依法行事,维护自身权益。

  • 姓名权与名称权的法律保护

    盗用他人姓名是指未经授权擅自使用他人的名字来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干涉他人决定、使用、改变姓名是指干扰他人对自己姓名的决定和使用权。冒用他人姓名是指使用他人的名字来冒充他人从而达到某种目的。盗用和冒用姓名的区别在于盗用是盗取他人姓名,自己不一定是姓名本人

  • 网络行为中的侵权与犯罪
  • 规定公民名誉权的法律有哪些
  • 公司名称注册商标其他公司能用同样的名称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