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生政策 > 社会保障 > 实时政策 > 网名的保护及姓名权的相关权利

网名的保护及姓名权的相关权利

时间:2025-07-26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1149
在当前社会中,自然人自主决定并使用自己的名字,以及自己的笔名,艺名、别名、当然也包括网名。那么,知名的“网名”受保护吗?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一、知名的“网名”受保护吗

根据《民法通则》第99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因此,如果一个网名已经知名到代表某人或某主体的身份性,并具有明确的指向性,那么它是受法律保护的,涉及到姓名权和名誉权等方面的保护。

二、姓名权主要包括哪些权利

1、姓名决定权

姓名决定权是公民决定自己姓名的权利,是公民基本的人格权利。公民在取得正式姓名时,应按照相关法律手续办理。根据我国《户口登记条例》的规定,婴儿出生后一个月内,由户主、亲属、抚养人或邻居向婴儿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并将其姓名登入户籍登记薄。弃婴的姓名则由收养人或育婴机关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一旦公民的姓名完成登记,就成为其正式姓名,并开始受法律保护。

2、姓名使用权

姓名使用权是指公民使用自己姓名以明确自己身份的权利。姓名具有表彰自己、区别他人的作用。公民只有使用自己的姓名来进行民事行为,才能将该行为的后果归于自己名下(当然,采用假名或假冒他人姓名进行违法行为除外)。根据法律规定,在某些情况下,公民必须使用自己的正式姓名,例如在证件上签字等。在其他情况下,公民可以授权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从事特定的民事行为,但是这种授权受到严格限制,不能损害第三者的利益或引起第三者的误会。

3、姓名变更权

姓名变更权是指公民依照法律规定可以改变自己姓名的权利,这是公民姓名决定权的自然延伸。但是,公民改变姓名必然会涉及到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因为公民已经使用原名参与各种民事活动。因此,公民改变姓名必须按照相关法律办理。根据我国《户口登记条例》的规定,未满18周岁的公民需要变更姓名时,由其本人或父母、收养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而18周岁以上的人需要变更姓名时,则由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对于公民的笔名、艺名的变更,则不需要办理法定的更名手续。

4、姓名维护权

姓名维护权是指姓名权人在其权利受到侵害或遭受妨害的情况下,有权提出停止侵害、排除妨害、赔偿损失等请求,以保护和实现其权利。姓名权人可以直接向加害人提出上述请求,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最新资讯(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七条的规定,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众混淆的笔名、艺名、网名、译名、字号、姓名和名称的简称等,参照适用姓名权和名称权保护的有关规定。

根据该法典的第一千零一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转让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名称,根据该法典的第一千零一十三条规定。

根据该法典的第一千零一十四条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或名称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侵犯人身权的归责原则

    侵犯人身权的归责原则,包括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公民人身权的内容,如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等,并提到了最新资讯,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生效后的相关法律规定。

  • 餐饮公司侵犯女明星肖像权和姓名权的处理方式

    餐饮公司侵犯女明星肖像权和姓名权的处理方式,包括私下协商和提起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相关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姓名权等其他人身权利,法人也享有名称权。侵犯这些权利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网名的保护及姓名权的相关权利

    网名保护及姓名权的相关权利。知名网名受法律保护,涉及姓名权和名誉权等方面的保护。姓名权包括姓名决定权、使用权、变更权和维护权。最新资讯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的网名等,参照适用姓名权和名称权保护的规定。

  • 法律规定拒捕的处罚

    关于法律规定拒捕的处罚,包括妨害公务罪的具体处罚情况,以及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情况与责任。对于拒捕行为,根据不同情况和后果进行处罚。同时,也规定了人民警察在使用武器后的报告责任和对于违法使用警械、武器的后果处理。

  • 什么情况下有精神赔偿
  • 离婚子女有权决定自己的姓氏吗
  • 精神损失费赔偿范围的法律依据
社会保障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