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以下简称“国十条”),该通知对房产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是其中之一。根据该政策,购买首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购买第二套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且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于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将大幅提高。对于价格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可以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贷款。此外,对于不能提供一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者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也将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
如果买方由于银行贷款不足或无法贷款,无法支付首期款而希望退房,买方应立即发函通知业主无法履行合同。在此情况下,业主可以考虑没收定金并获得一定赔偿的方式,协商及时解除合同,以避免因房价下跌而造成更大的损失。例如,如果一套房子的价格从100万元下降到95万元,买方如果明确发函表示无力支付首期款无法履行合同,而业主继续拖延时间导致房价下跌到80万元,那么业主将无法获得房价下跌20万元的损失,而只能获得5万元。
尽管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为房价的20%,但法院通常会衡量买方违约给业主造成的实际损失大小。在损失较小的情况下,买方可以请求法院降低违约金。打官司通常需要至少3个月的时间,而房价的走势更难以预测。而卖方的房价损失是从签订合同开始到起诉之日起计算的,即使几个月后胜诉,房价一旦下降幅度较大,违约金加上房价损失很可能无法弥补房价下跌的金额。
买方第一时间告知卖方无法履行合同只是为了避免因房价下跌而导致业主损失扩大。但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可以不继续履行合同,卖方仍然可以要求买方继续履行。因此,买方除了第一时间告知卖方无法履行外,还可以主动起诉业主要求解除合同。
如果定金较大,如十几或二十万元,卖方可以考虑吃定金解除合同并立即转售。如果定金仅有几万元,可以与买方协商补足一定金额作为赔偿,以快速解决问题,对卖方也有好处。
确定赔偿数额的三种标准。首先是基于受害人在名称权受到侵害期间的财产利益损失为标准;其次是以侵权人因侵权行为而获得的财产利益为标准;最后是在损失难以计算的情况下,通过综合评估来确定赔偿数额。评估因素包括侵权行为的程度和情节等。在确定赔偿数额时,一般不应
特殊侵权责任的法定概念及其种类。特殊侵权责任包括国家机关职务侵权行为、产品缺陷致人损害、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污染环境致人损害、地面施工致人损害和地上工作物致人损害等。这些责任是根据民法上的特别责任条款或民事特别法规定的,应对他人的人身或财产损失承担
特殊侵权行为的定义和种类。特殊侵权行为与一般侵权行为不同,包括国家机关职务侵权、雇员受害赔偿、雇佣人损害赔偿等纠纷。此外,还涉及产品责任纠纷、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等。特殊侵权行为应适用民法上特别责任条款的规定,用于处理致人损害的行为。
诉讼程序中原告和被告的资格要求,以及法律的性质和社会功能。原告需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或由法定监护人代为诉讼,而被告可以是销售者、服务者或生产者等。法律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同时法律也具有社会职能,为公共利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