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拆迁安置协议被认定为无效,意味着该协议从法律上不存在,双方没有达成有效的协议。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按照原来的状态重新进行补偿协商,或者依法进行评估并进行补偿。
拆迁补偿协议无效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拆迁人与无拆迁民事权利能力(或主体资格)的被拆迁人订立的拆迁补偿协议无效。
(2) 拆迁人与非安置房屋所有权人或权利人订立的拆迁补偿协议无效。
(3) 被拆迁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时,与拆迁人订立的拆迁补偿协议无效;被拆迁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时,与拆迁人订立的拆迁补偿协议应征得其法定代理人或监护人同意,否则无效。
(4) 代理人在超越代理权限或者无代理权的情况下签订的拆迁补偿协议,且未经权利人追认的无效。
(5) 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欺诈或胁迫的手段订立的拆迁补偿协议,或者损害国家利益订立的拆迁补偿协议无效。
(6)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被认定为无效。
(7) 除上述情形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无效情况外,其他依法订立的拆迁补偿协议受法律保护。
甲方村与乙方公司之间关于土地征用的拆迁补偿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土地信息、征地补偿费用、用地手续办理、文件提供和协议份数等。双方经协商一致,达成了一致意见并共同遵守执行。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生效条件以及具体内容。协议需包含当事人信息、签名盖章等要素,内容应涵盖拆迁补偿方式、支付期限、安置用房信息、产权调换房屋的差价支付方式等。协议内容会因补偿方式的不同有所差异。此外,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经过公证可保证其真实性和合法性。协议
违章建筑拆迁时是否给予补偿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违法建筑不受法律保护,因此被拆除时无法获得补偿。对于租赁的房屋,如果承租人与房东解除租赁协议并获得安置,则不再获得补偿。若未解除租赁协议,可获得搬迁补助费等补偿。如不满补偿,可申请行政复议。
拆迁协议的签署方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货币安置方式下,拆迁协议一般由拆迁办公室签署;产权调换方式下,则与开发商签署。市、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房屋拆迁部门负责拆迁补偿工作,双方需订立补偿协议,包括补偿方式、金额、期限等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