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拆迁安置协议被认定为无效,意味着该协议从法律上不存在,双方没有达成有效的协议。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按照原来的状态重新进行补偿协商,或者依法进行评估并进行补偿。
拆迁补偿协议无效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拆迁人与无拆迁民事权利能力(或主体资格)的被拆迁人订立的拆迁补偿协议无效。
(2) 拆迁人与非安置房屋所有权人或权利人订立的拆迁补偿协议无效。
(3) 被拆迁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时,与拆迁人订立的拆迁补偿协议无效;被拆迁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时,与拆迁人订立的拆迁补偿协议应征得其法定代理人或监护人同意,否则无效。
(4) 代理人在超越代理权限或者无代理权的情况下签订的拆迁补偿协议,且未经权利人追认的无效。
(5) 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欺诈或胁迫的手段订立的拆迁补偿协议,或者损害国家利益订立的拆迁补偿协议无效。
(6)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被认定为无效。
(7) 除上述情形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无效情况外,其他依法订立的拆迁补偿协议受法律保护。
拆迁补偿协商不一致时的法律诉讼程序。当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无法达成一致时,将报请政府作出决定并公告。被征收人对征收补偿决定不服,可提起行政诉讼。同时,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但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及欺诈胁迫等情况下可撤销或变更。
应对房屋拆迁纠纷的不同处理方式。首先,当拆迁双方无法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时,可以向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申请裁决,如不满裁决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其次,在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后,如发生纠纷,应通过司法或仲裁途径解决。若采取仲裁方式,需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
村委会盖章的拆迁协议是否有效的问题,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协议内容、村委会权限、签订程序等。同时,文章还涉及店面拆迁租客是否有赔偿的问题,这取决于租赁合同、租客投入、拆迁政策等。另外,还提及了房屋征收补偿服务中心的待遇情况,包括薪资、福利和职业发展机会
当政府不履行房屋拆迁协议时,被拆迁者可以采取的措施。被拆迁者可以通过提起行政诉讼、申请行政复议或协商解决方案来应对。在签署拆迁协议过程中,被拆迁者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规范,包括采用标准化协议文本、明确关键内容、及时备案和办理公证等。若政府违约,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