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会见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
对于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在其住处或者侦查机关指定的监视居住场所进行会见。会见时其他人不应在场,但犯罪嫌疑人是未成年人或者盲、聋、哑人的,律师会见时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应该在场。律师会见时,不受监听。
(2) 会见未被关押的犯罪嫌疑人
对于未被关押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在其住所、单位或者律师事务所进行会见。会见时其他人不应在场,但犯罪嫌疑人是未成年人或盲、聋、哑人的,律师会见时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应该在场。律师会见时,不受监听。
(3) 会见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
对于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在羁押场所进行会见。
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携带以下证件、文件:
(1) 办理会见手续
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向羁押场所出示律师执业证、律师事务所证明、委托书。如有翻译人员参加会见时,还应当出示侦查机关准许翻译人员参加会见的证明。对于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应当出示侦查机关《批准会见犯罪嫌疑人决定书》。
(2) 确认《授权委托书》
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时,应当征询其是否同意聘请律师。如表示同意,应让其在聘请律师的《授权委托书》上签字确认;如表示不同意,应记录在案并让其签字确认。
(3) 了解案件情况
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时可以向其了解有关案件的情况,包括犯罪嫌疑人的自然情况、是否参与以及如何参与所涉嫌的案件、如果承认有罪,陈述涉及定罪量刑的主要事实和情节、如果认为无罪,陈述无罪的辩解、被采取强制措施的法律手续是否完备,程序是否合法、被采取强制措施后其人身权利及诉讼权利是否受到侵犯、其他需要了解的情况。
(4) 制作会见笔录
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应制作会见笔录,并交犯罪嫌疑人阅读或向其宣读。如果记录有遗漏或差错,应允许犯罪嫌疑人补充或改正。在犯罪嫌疑人确认无误后,要求其在笔录上签名。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可以进行录音、录像、拍照等,但事前应征得犯罪嫌疑人同意。
(5) 交接手续
律师会见完毕后应与羁押场所办理犯罪嫌疑人交接手续。
(6) 会见注意事项
a. 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羁押场所依法做出的有关规定;
b. 不得为犯罪嫌疑人传递物品、信函;
c. 不得将通讯工具借给犯罪嫌疑人使用;
d. 不得对案件进行调查,不得会见证人、被害人;
e. 严格保守秘密;
f. 不得进行其他违反法律的活动。
单位聘请法律顾问的程序以及需要聘请法律顾问的情境。单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达聘请意向,经过核实条件、商定事项、签订合同等步骤完成聘请。在决策涉及法律权益和纠纷发生时,应考虑聘请法律顾问。法律顾问可防范法律纠纷,解决纠纷,维护合法权益。
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的范围及禁忌。律师在会见时应列出提纲,澄清案件疑点并捕捉辩护要点。律师会见时不能带家属,应至少两人以上,并不可传递证据与信件。律师需征得犯罪嫌疑人同意,关注案件疑难点,并告知诉讼权利与义务。成功的律师会见对律师辩护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欠款打官司的时间计算方法。根据不同的付款情况,规定了不同计算方式及时效的中断与中止情况。债权人主张权利、债务人承诺付款等情形都会导致时效重新计算,但不能超过最长时效期限。特殊情况下的时效中止也会有所涉及,双方应采取相应措施应对时效已过的情况。
看守所会见规定及律师的角色。律师可以会见犯罪嫌疑人,了解案件经过和犯罪嫌疑人的供述,提供法律帮助并申请取保候审等。会见事宜并不简单,需遵循规定,如每月只能会见一次,时间半小时以内,近亲属人数不超过三人,禁止谈论案情等。同时,物品和资金处理也有严格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