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犯罪,经过五年后不再追诉;
(二) 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犯罪,经过十年后不再追诉;
(三) 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经过十五年后不再追诉;
(四) 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或死刑的犯罪,经过二十年后不再追诉。如果二十年后认为必须追诉,必须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核准。
根据以上规定,刑事犯罪的追诉时效期限是根据最高刑的严重程度而确定的。在规定的时效期限内,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可以对犯罪行为进行追诉和审判。超过时效期限后,犯罪行为将不再受到追诉和审判的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或死刑的犯罪,即使超过了二十年的时效期限,如果认为必须追诉,仍需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核准。这是为了确保对于特别严重的犯罪行为,尤其是涉及到无期徒刑和死刑的犯罪,不论时间过去多久,都能够得到应有的追诉和审判。
刑事犯罪诉讼时效的设立,旨在平衡社会公众的利益和犯罪嫌疑人的权益。一方面,时效期限的设定可以防止过去的犯罪行为无限期地被追诉,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时效期限的存在也确保了社会公众的权益,避免了犯罪行为的过度延迟而导致的证据丧失和社会不安。
总之,刑事犯罪诉讼时效的期限是根据法定最高量刑而设定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规定的时效期限内可以对犯罪行为进行追诉和审判,超过时效期限后将不再受到追诉和审判的限制。对于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或死刑的犯罪,即使超过了二十年的时效期限,仍需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核准。刑事犯罪诉讼时效的设立旨在平衡社会公众的利益和犯罪嫌疑人的权益,确保犯罪行为得到应有的追诉和审判。
中国法律中撤诉对诉讼时效的影响。对于起诉后撤诉是否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问题,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本文从撤诉后重新起诉的角度阐述了诉讼时效不中断的理由,包括促使当事人及时行使权利的目的、撤诉是对起诉的完全否定以及避免滥用诉讼权利的原则。
刑事犯罪的追诉期限,最高刑不超过5年有期徒刑的,在5年之内没有追究刑事责任的,期满后不再追究。对不以危害结果为要件的犯罪而言,实施行为之日即起算;对以危害结果为要件的犯罪而言,危害结果发生之日起算。(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四)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为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事犯罪都是有追诉时效的,职务犯罪同样有追诉时效,追诉时效依据法院最高的判罚而定的。(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