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诉讼指南 > 诉讼流程 > 开庭如何确定人民陪审员

开庭如何确定人民陪审员

时间:2025-02-06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2248

如何确定人民陪审员

依据我国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的规定,法院在开庭审理案件时,会从备选人民陪审员中随机选择与法官组成合议庭审判案件,合议庭人数为单数。

人民陪审员的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第五条的规定,公民担任人民陪审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 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年满二十八周岁
  • 遵纪守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
  • 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一般来说,担任人民陪审员需要具备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

人民陪审员的产生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第十一条的规定,人民陪审员的产生方式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 个人申请
  • 所在单位、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人民团体推荐
经司法行政机关会同基层人民法院、公安机关进行资格审查后,由基层人民法院院长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根据法律规定,通过上述方式产生的人民陪审员不得超过陪审员名额数的五分之一。

合议庭的组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第十四条的规定,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合议庭审判案件。合议庭可以由法官担任审判长,组成三人合议庭,也可以由法官三人与人民陪审员四人组成七人合议庭。

人民陪审员的作用

提高案件质量

人民法院面临着当事人诉求日益复杂多样而法院人员不足,司法资源不能满足群众需求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法院需要发挥人民陪审员作为“审判员”的作用。人民陪审员可以从社会经验、社会道德和专业知识等方面对案件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与专业法官形成思维上的互补,提高法院的审判质量。

民事调解员作用

在民事审判中,法院注重发挥人民陪审员来自基层、了解社情民意、贴近人民群众的优势。法院鼓励人民陪审员参与诉讼调解,利用他们来自不同行业、掌握不同专业知识的特点,为当事人答疑解惑,促进达成和解,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双赢。

监督员作用

人民陪审员在参与审判过程中,不仅与审判员“同审同权”,还可以发现审判程序和实体处理中的问题,以及法官办案中的不廉洁行为。人民陪审员有权及时向院党组和纪检监察部门反映,有效地发挥了监督员的作用。

法制宣传员作用

人民陪审员来自各行各业,与群众有着密切的联系。法院可以利用他们与群众容易沟通的特点,在案件调解中让他们宣传法律、宣传法院、讲解法律,扩大宣传面,提高宣传效果。同时,人民陪审员具有本职工作和“法官”的双重身份,可以更好地向周边的群众进行宣传,解答他们的法律问题,节约了司法资源,为法律咨询者和当事人节约了时间和诉讼成本。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不予立案的理由

    人民法院不予立案的六种情形,包括违法起诉、涉及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国家安全、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以及不属于人民法院主管的事项。同时,也列举了法院应当立案的五种情形,包括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执行案件以及赔偿申请。

  • 哪些罪符合附条件不起诉条件

    中国刑法规定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特别是对于故意伤害罪和抢劫罪等犯罪,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暂缓起诉作为一种特殊的起诉方式,符合公诉条件但符合一定条件的案件不提起公诉更符合公共利益,同时必须规定缓诉期间和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义务。

  • 消费公益诉讼的界定

    消费公益诉讼的界定和法律处理。消费公益诉讼源于罗马法中的公法与私法的划分,包括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提起的狭义公益诉讼和公民等提起的私益诉讼。处理时需区分两种诉讼方式,遵循双轮驱动原则,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和处分权。《解释》规定了公益诉讼和私益诉讼的交叉处

  • 财产查封的时限

    该摘要主要介绍了非法经营罪判决书的内容和相关法律依据。首先,判决书包括被告人的基本情况、辩护人和公诉人的情况。其次,判决书认定了相关事实、理由和适用的法律依据。最后

  • 交通事故赔偿金民事起诉状范文指导
  • 行政诉讼怎么要求赔偿
  • 刑事案件办案流程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