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财产保全是指在民事诉讼中,为确保将来的判决能够得以执行,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法院依职权决定,对争议财物采取临时性强制措施的制度。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0条和第101条的规定,财产保全分为诉讼中财产保全和诉前财产保全。此外,在知识产权法中还规定了诉前行为保全制度,即诉前禁令。
1. 当事人申请保全措施交纳的费用最多不超过5000元。
2. 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中,如果没有争议金额或价额,每件交纳500元至1000元;如果有争议金额或价额,按照财产案件的标准交纳。
3. 劳动争议案件每件交纳10元。
4. 行政案件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 商标、专利、海事行政案件每件交纳100元。
- 其他行政案件每件交纳50元。
5. 当事人提出案件管辖权异议,异议不成立的,每件交纳50元至100元。
1. 保全财产的金额或价额不满1000元,每件交纳30元。
2. 超过1000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3. 超过1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关于终审判决结果是否会告知一审法院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二审法院作出的终审判决后并没有明确规定要告知一审法院,只会告知案件的当事人。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当事人适格的相关内容,包括与诉讼权利能力的区别以及与纯粹形式上的当事人的不同
宣判后收到判决书的时间及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当庭宣判的案件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案件则在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判决书的生效时间因一审、二审及不同案件类型而异。同时,本文还介绍了判决生效后的探监程序,包括探监时间条件和家
民事诉讼中的地域管辖及相关规定。地域管辖是根据案件性质和当事人地域情况确定管辖范围。民事诉讼中,以“原告就被告”为基本原则,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若被告住所与居住地不一致,则由居住地法院管辖。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对地域管辖做出详细规定,
如何申请诉讼保全,包括申请方式、时间要求、对象和范围、具体保全措施、符合法律规定的申请条件以及提供担保等要点。当事人需在提起诉讼或仲裁前向有关法院提交书面申请,申请时间应在起诉前或诉讼程序开始后、法院作出判决前。申请对象限于当事人争议的财产或被申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