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财产保全是指在民事诉讼中,为确保将来的判决能够得以执行,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法院依职权决定,对争议财物采取临时性强制措施的制度。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0条和第101条的规定,财产保全分为诉讼中财产保全和诉前财产保全。此外,在知识产权法中还规定了诉前行为保全制度,即诉前禁令。
1. 当事人申请保全措施交纳的费用最多不超过5000元。
2. 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中,如果没有争议金额或价额,每件交纳500元至1000元;如果有争议金额或价额,按照财产案件的标准交纳。
3. 劳动争议案件每件交纳10元。
4. 行政案件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 商标、专利、海事行政案件每件交纳100元。
- 其他行政案件每件交纳50元。
5. 当事人提出案件管辖权异议,异议不成立的,每件交纳50元至100元。
1. 保全财产的金额或价额不满1000元,每件交纳30元。
2. 超过1000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3. 超过1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民事诉讼一审未开庭直接二审是否合法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直接进行二审是违反程序的。民事诉讼二审流程包括立案、开庭、当事人的履行义务和申请再审等环节。二审法院对上诉或抗诉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遗产中财产分割纠纷案件延期开庭的时间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延期开庭的时间没有明确规定,但原则上不应超过一个月。延期审理的次数也有限制,并且需依法告知当事人下次开庭时间。不可抗力或意外事件等特定情况除外。
调解和好的离婚案是否具备执行力。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此类案件具有执行能力,但如果当事人六个月内因同样理由再次起诉,法院将不予受理。调解书经当事人签收后具有法律效力,可以申请强制执行。调解书的效力包括终结诉讼程序、确定权利义务关系、禁止再次起诉及
法院是否会审理元的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只要满足起诉条件,法院就会受理民事诉讼,无论争议金额大小。起诉必须满足原告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明确指定被告、提出具体诉讼请求并陈述事实和理由等条件。因此,法院会审理元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