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申请与受理
第一条律师应当依法开展以下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服务:
(一)接受各类民事案件,特别是离婚、抚养费案等涉及未成年人权益的案件,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
(二)接受刑事案件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近亲属、法定代理人的聘请,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取保候审;接受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者人民法院的指定,担任辩护人;接受自诉案件自诉人、公诉案件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
(三)代理各类未成年人诉讼案件的申诉;
(四)接受委托,参加调解、仲裁活动;
(五)解答有关未成年人法律问题的询问、代写诉讼文书和有关法律事务的其他文书;
(六)法律没有明文禁止的可从事的其他业务。
第二条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应审查当事人个人信息、申请事项等相关条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当填写《法律援助申请表》(参见附件一),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应提交的材料;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告知其法律救济途径或其他救济途径。
第三条告知当事人《法律援助申请表》内容,指导当事人填写《法律援助申请表》。
第四条当事人有正当理由不能亲自填写《法律援助申请表》,需要律师或他人代为填写的,应当要求当事人签字、盖章或捺手印。
第五条接待律师对案件是否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应填写律师初步审查意见,自填写之日起3日内向律所负责人汇报。
第六条律所负责人应在3日内决定是否提供法律援助,并在《法律援助申请表》中填写审批意见。
第七条当事人信息应当准确、全面的记录,一般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受教育情况、家庭状况等。
第八条他人代为申请法律援助的,应当注明代申请人的姓名、职业、与当事人关系、联系方式、工作单位或家庭住址等信息,并与当事人核实是否为本人真实意思表示,一般情况下,应做好笔录备查。
第九条应要求当事人提供对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
第十条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当事人提供的其他信息,应进行初步核实,验证其真实有效性。
第十一条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案件,应要求当事人提供真实的身份证明或户籍证明原件查验,并交复印件存档;没有身份证明或户籍证明的,告知当事人到公安机关出具相关证明;他人代为申请法律援助的,在与原件核实后留存代申请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刑事诉讼中哪些情形公民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1、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
2、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3、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申请代理、刑事辩护的法律援助应当提交什么?
公民申请代理、刑事辩护的法律援助应当提交下列证件、证明材料: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代理申请人还应当提交有代理权的证明;经济困难的证明;与所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案件材料。申请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填写申请表;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或者代为转交申请的有关机构工作人员作书面记录。
公司档案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制度明确了档案的管理范围、管理部门职能、档案分类、归档要求和文件归档份数等内容。制度旨在确保公司档案完整、系统、准确,并为公司各项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
中国民事法律援助的规定及补充规定,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民事法律援助的补充权限和公民申请法律援助的具体条件。文章还介绍了法律援助申请的程序,如审查时间、重新审议的程序等。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旨在保障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公民的合法权益和司法公正。
外籍学生在我国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和程序。在刑事案件中,外籍学生若无法提供经济来源且家庭经济状况无法查明等条件下可享受法律援助。民事案件中,则需根据国际条约或互惠原则提出申请。申请应以书面形式提交,法律援助机构会审查申请并决定是否提供援助。援助途径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中规定的法律援助范围及申请条件。公民在特定情况下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包括请求国家赔偿、社会保险待遇等。同时,法律援助不得收费,律师提供法律援助时可享受补贴。律师若违反规定将被处罚。申请刑事法律援助的程序也进行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