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人和信托受托人都是为了他人的利益而行事。虽然代理在本质上是普通法上的一个概念,但代理法的多数内容是从信托法派生而来,或者与信托法密切相连。
在某些情形下,信托受托人拥有代理权,代理人也可像信托受托人那样掌管金钱。代理人负有信任义务。如果代理人从本人那里获得了不当钱财,根据推定信托的原理,此种钱财就应尽视为本人的财产。
尽管信托和代理在概念上区别较大,但实践中很难区分二者。在买主出于善意、不知存在信托关系,而且支付对价的情况下,信托受托人向买主让渡的法律权利具有法律效力,而不受受益人利益的影响。同样,代理人在把本人的财产让渡给善意第三人的情况下,代理人也可以抗辩本人对被让渡财产的请求权。
代理人对本人所负的义务与信托受托人对受益人所负的某些义务极为相似。换言之,就像信托受托人对受益人所负的义务一样,不得使自己对本人所负的义务与代理人的个人利益发生冲突。二者一旦发生冲突,代理人的个人利益必须让位于对本人所负的义务。
如同受益人对于信托受托人所享有的衡平法上的救济权利,本人也可以就其代理人支配下的财产享有衡平法上的救济。例如,代理人利用代理关系而私自谋取利益时,在衡平法上必须把这种利益交付本人,就像信托受托人在信托关系中私自谋取利益的情形一样。
保护信托的法律定义及其作用。保护信托是为防止子女因不良行为导致财产损失而设立的,委托人将财产交给受托人管理,并向子女支付信托收益。若子女破产或发生特定事件,信托将自动终止,并转为自由裁量信托,保护信托财产免受债权人追索。保护信托包含基本信托和自由裁量
委托代理与信托的区别。主要差异在于当事人数量、财产所有权变化、成立条件、财产控制程度、权限和期限稳定性等方面。信托涉及多方当事人,财产所有权转移,受托人享有广泛权限和充分自由;而委托代理仅涉及双方当事人,财产所有权不转移,受托人权限较狭小并需接受委托
信托终止的各种情形。根据办法第四十三条,信托终止的情形包括信托文件规定的终止事由发生、信托存续违反目的、信托目的实现或不能实现、当事人协商同意、期限届满、被解除或被撤销以及全体受益人放弃信托受益权等。信托终止时,信托投资公司需制作清算报告,经受益人或
管理遗产信托的成立和终结。管理遗产信托主要用于解决遗产继承问题,分为继承未定前和继承人已定后两种情况。其成立和终结情况均涉及遗嘱、继承人和受托人。当继承人能够自行理财并接收遗产时,信托关系终止。此外,特定期限结束或特殊情况发生时,信托关系也可能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