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知情权 > 个人隐私与公共知情权冲突

个人隐私与公共知情权冲突

时间:2024-02-29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3925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知情权,如果是一些公共的事件,有关部门要向公众进行通报,政府部门对事件进行及时的通报是制止谣言产生的重要手段,现在社会上很多谣言就是信息不对称生产的,那么个人隐私与公共知情权冲突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

隐私权与个人隐私

一、个人隐私的定义

个人隐私是指民事主体对其个人事务的私密性和不公开性的权利,包括个人的物质财产、内心情感世界以及社会关系等。个人隐私是指那些与个人身体和日常生活无关的事务,只有在不违反法律和公共道德的前提下,个人才可以选择不公开的情况。

二、隐私权的概念

隐私权是指个人对其个人事务的支配权和不受侵犯的权利。隐私权的概念在不同国家的学者之间有所不同。美国学者在《隐私权》一文中认为,个人隐私的公开化会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痛苦和创伤,因此保护个人隐私是一种权利。台湾学者认为,隐私权是指个人自由往来的权利,不允许他人公开个人照片、讨论个人事务等。我国学者认为,隐私权是指个人和死者的个人信息不被非法获悉和公开、个人生活不受非法干扰、个人私事的决定不受非法干涉的一种人格权。综合上述观点,隐私权是指民事主体对其私人事务的支配并且不被外界侵犯的权利。

三、隐私权的特征

隐私权具有以下特点:

  1. 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法人不能成为隐私权的主体。企业法人的个人信息实际上是商业秘密,作为一种财产权受到法律保护,不具备隐私权的本质属性。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2. 隐私权的客体范围包括私人活动、个人信息和个人领域。个人隐私权的客体不仅包括个人的私生活秘密,还包括个人的私人活动、个人信息和个人领域。
  3. 隐私权保护的范围受到公共利益的限制。隐私权是有限制的,当隐私权涉及到公共利益时,法律仅保护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隐私权。

四、侵害隐私权的情形

侵害隐私权的情形主要包括:

  1. 侵犯他人私生活的安宁,如未经允许进入私人空间、未经同意拍照等。
  2. 宣传他人私生活秘密,如私拆他人信件、电报,宣传他人患有性病等。
  3. 使他人处于公众误解的地位,如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将其姓名刊登在寻人启示之后。
  4. 利用他人特点做商业广告,如未经本人同意擅自使用其照片作为杂志封面等。

知情权与信息了解

一、知情权的定义

知情权是指个人有权知道他应该知道的事情。知情权包括对国家机关活动的了解、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情况的了解等。

二、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关系

隐私权和知情权之间存在冲突,主要是因为在充分行使一种权利时,其自由活动的空间与另一种权利所允许的自由活动空间之间无法找到明确的界限。隐私权强调个人的私密性和不公开性,而知情权强调对信息的了解和公开。为了平衡隐私权与知情权,可以考虑以下原则:

  1. 社会政治和公共利益原则:个人隐私应受法律保护,但当个人隐私涉及社会政治和公共利益时,需要进行个别处理。
  2. 权利协调原则:在隐私权与知情权发生冲突时,应进行适当的协调,通过在较小范围内公开隐私来满足知情权的需要。
  3. 人格尊严原则:在揭露社会不良现象时,可以涉及个人隐私,但不能以伤害个人人格尊严为目的。

在处理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关系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平衡和权衡,不能一概而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网络对传统隐私权的冲击及新的侵权形式

    信息网络技术对个人隐私权的威胁以及网络空间中隐私侵权的情形。网络隐私权涉及个人在网络上的行为和信息,具有客体扩大化和数据化的新特点。非法收集利用个人数据、非法干涉监视私人活动、网络黑客的破坏活动以及擅自泄露他人隐私等行为严重侵犯了个人隐私权。

  • 虚假标价

    虚假标价、两套价格、模糊标价、虚夸标价、虚假折价、模糊赠售和隐蔽价格附加条件等商家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商家通过各种手段误导消费者,如故意标注虚假价格、使用误导性文字和夸大的宣传语言、虚假的折扣信息以及隐藏附加条件等。这些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破坏了市

  • 价格举报信息的写法

    价格举报信息的写法以及价格欺诈的法律规定。在价格举报时,需明确举报原因、地点等信息并详细说明情况。国家禁止价格欺诈行为,包括虚假标示、双重标价等13种行为。价格欺诈行为将受到相关部门的行政处罚,最高可处以50万元罚款或责令停业整顿。

  • 患者知情权的重要性及其渊源

    患者知情权的起源、概念及具体内容,分析了患者知情权被侵犯的原因,包括法律监管的缺乏、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以及医生职业道德的缺失等。同时,提出了完善患者知情权法律保护的建议和对策,包括加大宣传、提高患者医疗知识和法律意识,改革医疗体制,促进医患关系融洽,

  • 商品价格偏高涉嫌欺诈怎么办
  • 公司法中股东知情权的法律规定
  • 房屋装修错了算不当得利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