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知情权 > 同款服装不同吊牌价是价格欺诈吗

同款服装不同吊牌价是价格欺诈吗

时间:2023-09-18 浏览:4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3966
去商场服装店选购衣服的时候,有些消费者会发现明明是同一款服装,但一些服装的吊牌上的价格比较高,一些服装的价格就会比较低,认为商家的这种行为已经构成欺诈了。那么,同款服装不同吊牌价是价格欺诈吗?听听手心律师网小编的说法。

同款服装不同吊牌价是否构成价格欺诈?

常见价格欺诈方式

虚假标价

表现:在标价签、价目表上所标示的商品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包括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或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

案例:某餐馆标价78元/斤出售象拔蚌,但当顾客结账时被告知每斤售价要200元。餐馆收银员解释说,标价78元/斤的是小象拔蚌,而顾客吃的是大象拔蚌,所以价格为200元/斤。

两套价格

表现:对同一商品或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高低两种不同的标价签或价目表,以低价吸引顾客,然后以高价进行结算。

案例:某商场标价50元的衬衫,但结账时却要求顾客支付80元。类似的行为在国内的许多门店中都被发现。

模糊标价

表现:商家故意使用欺骗性或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方式,引导消费者购买。

案例:某茶叶店宣传老树普洱茶每盒60元,但当消费者结账时却要付120元。营业员解释说,120元买一盒,而一盒中有两小盒。另外,某超市对同一品牌包装相似的核桃和核桃仁两种商品只标示核桃的价格为16.5元/包,但当消费者结账时却要付35.5元/包的价格。

虚构原价

表现:虚构原价是指在本次降价前7日内在本交易场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据的最低交易价格。如果前7日内没有交易价格,以本次优惠价活动前最后一次交易价格为原价,否则就是虚构原价。常见的表现形式包括虚构原价打折、虚构原价降价、虚构原价优惠、虚构原价促销、虚构原价减现等。

案例:某电商打折活动中,标示一套纯棉床上用品的原价为866元,现价为373元。然而,事实上此商品自上柜以来并没有成交记录,构成了虚构原价的价格欺诈行为。另外,某品牌服装卖场宣传新款女装50%减现,一款女式冬装标价698元,减现后售价349元。由于是新款上市销售,实际成交价格只有349元,所以不存在所谓的“原价”和“减现”。

虚假折价

表现:商家降价销售时所标示的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

案例:某商家声称“全场8折”,但当消费者购买标价为500元的西服时,却被告知折后价为460元。

混淆销售处理商品

表现:销售处理品时,商家故意不详细标明处理品和非处理品的价格,以期混淆消费者的判断。

案例:某商场对女鞋处理品降价销售,并标价“处理商品一律80元”。但当消费者购买一件付款时,商场却告知对方:“这是正品,要120元。”

模糊赠售

表现:采用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商品或服务时,没有如实标注馈赠物品的品名、数量,或者将假冒伪劣商品作为馈赠品。最常见的形式是“买一送一”。

案例:某剃须刀厂家在商场内打出“买一送一”的广告,但顾客购买该品牌剃须刀后,获赠的却是一个笔记本。

隐蔽价格附加条件

表现:在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商家未标示或仅模糊标示附加价格条件。

案例:某百货公司推出买电器“免费送货上门”促销服务。但是当顾客付款之后,该百货公司指定的送货单位将电器送上门之后,却要以“拆装费”的名义向顾客收取100元。

不履行价格承诺

表现:商家在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前做出价格承诺,但在消费者购买之前无法兑现承诺。

案例:某超市向消费者承诺“瓶装酸奶实行‘买三送一’”。有消费者购买了三瓶之后,却并未兑现承诺赠送一瓶,并诡称“‘买三送一’仅限于前10名。”

谎称价格诱骗交易

表现:商家谎称自己的收购、销售价格高于或低于其他经营者的价格,以此诱骗消费者与他交易。

案例:某商场声称某品牌空调的进价都需1980元,零售价只卖2000元。然而,实际上他们的那款空调机进货价只有1000元。

质量与价格不符

表现:商家在出售商品过程中存在掺杂、掺假、短斤缺两等现象。

案例:某米店卖出的大米号称是“优质大米,每袋20斤50元”。但消费者购买后发现,这些米一袋并不足20斤,且里面还有坏米。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消费者权益受损时的赔偿责任

    消费者权益受损时的赔偿责任,包括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权益受到损害时的赔偿要求。同时,文章还指出了网络价格欺诈的三种方式,包括虚构比价信息、虚构商品优惠幅度和结算价格高于标示价格等欺诈手段。

  • 股东知情权的定义和属性

    股东知情权的定义和属性以及保护方式。股东知情权是股东参与管理公司的权利,包括查阅公司财务报告资料、账簿等相关资料并提问的权利。该权利是共益权且为法定权利,由《公司法》直接赋予股东,不得以公司章程或股东会决议的形式剥夺或限制。公司需主动披露信息,股东知

  • 案情

    钟某和田某之间的商品房转让纠纷。钟某认为田某在房屋转让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要求返还多收的房屋转让款。对此存在三种分歧意见。笔者认为第二种观点正确,田某应该返还多收的4000元,但不应当双倍返还。田某故意多报购买价格属于提供虚假情况的行为,违反了诚实信

  • 股东知情权的范围和形式

    股东知情权的范围和形式,包括股东可以查阅的资料范围、股东知情权与查阅权的关系以及查阅权和复制摘抄权的关系。文章指出,股东可以查阅的资料范围包括公司章程、股东会议记录等六类资料,但不包括原始材料或数据。在执行过程中,对于旧公司法没有规定的事项,可以参照

  • 价格欺诈的定义与法律规定
  • 股东知情权的限制问题
  •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监管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