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知情权 > 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规定

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规定

时间:2024-01-01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3978
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就是为了减少经营者的价格欺诈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利益。但是很多人对国家出台这这项政策都没有深刻的了解,下面手心律师网就对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内容,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

第一条 规定目的

为了维护市场秩序,禁止价格欺诈行为,促进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适用范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以下简称经营者)收购、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有偿服务的价格行为,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价格欺诈行为的定义

价格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

第四条 交易原则

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公开、公平、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五条 标价规定

经营者收购、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有偿服务,应当依法明码标价。经营者降价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应当如实说明降价原因、降价期间,并使用降价标价签。

第六条 价格欺诈行为的情形

经营者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有偿服务的标价行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属于价格欺诈行为:

1. 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并以此为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购买。

2. 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者价目表,以低价招揽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

3. 使用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

4. 标示的市场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等价格表示无依据或者无从比较的。

5. 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的。

6. 销售处理商品时,不标示处理品和处理品价格的。

7. 采取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不如实标示馈赠物品的品名、数量或者馈赠物品为假劣商品的。

8. 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示或者含糊标示附加条件的。

9. 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

第七条 价格欺诈行为的手段

经营者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有偿服务,采取以下价格手段之一的,属于价格欺诈行为:

1. 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价,谎称降价或者将要提价,诱骗他人购买。

2. 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前有价格承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

3. 谎称收购、销售价格高于或者低于其他经营者的收购、销售价格,诱骗消费者或者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4. 采取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数量等手段,使数量或者质量与价格不符。

5. 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谎称为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

6. 其他价格欺诈手段。

第八条 误导性标价行为

误导性标价行为是指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容易使公众对商品的价格产生误解的所有表示或者说法。

第九条 记录和保存价格资料

经营者应当根据自身经营条件,准确记录所销售商品、收购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价格,并保存完整的价格资料,不得弄虚作假。经营者不能提供或者提供虚假的降价前交易票据的,其所标原价为虚构价格。

第十条 举报权利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价格欺诈行为均有权向价格主管部门举报。

第十一条 处罚规定

经营者有本规定第六条和第七条所列行为之一的,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进行处罚。

第十二条 解释权

本规定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生效日期

本规定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哪些标价行为属于价格欺诈?

以下标价行为属于价格欺诈:

1. 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名称、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内容和实际不符,并以此为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购买。

2. 使用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

3. 标示的市场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等价格表示无依据或者无从比较的。

4. 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的。

5. 销售处理商品时,不标示处理品和处理品价格的。

6. 采取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时,不如实标示馈赠物品的品名、数量或者馈赠物品为假劣商品的。

7. 收购、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示或者含糊标示附加条件的。

8. 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虚假标价

    虚假标价、两套价格、模糊标价、虚夸标价、虚假折价、模糊赠售和隐蔽价格附加条件等商家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商家通过各种手段误导消费者,如故意标注虚假价格、使用误导性文字和夸大的宣传语言、虚假的折扣信息以及隐藏附加条件等。这些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破坏了市

  • 价格举报信息的写法

    价格举报信息的写法以及价格欺诈的法律规定。在价格举报时,需明确举报原因、地点等信息并详细说明情况。国家禁止价格欺诈行为,包括虚假标示、双重标价等13种行为。价格欺诈行为将受到相关部门的行政处罚,最高可处以50万元罚款或责令停业整顿。

  • 患者知情权的重要性及其渊源

    患者知情权的起源、概念及具体内容,分析了患者知情权被侵犯的原因,包括法律监管的缺乏、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以及医生职业道德的缺失等。同时,提出了完善患者知情权法律保护的建议和对策,包括加大宣传、提高患者医疗知识和法律意识,改革医疗体制,促进医患关系融洽,

  • 商品价格偏高涉嫌欺诈怎么办

    商品价格偏高涉嫌欺诈的问题。消费者可以通过查询定价部门、核对商品发票等方式判断商家是否存在价格欺诈行为。面对价格欺诈,消费者有多种维权途径,如与经营者协商解决、向消协投诉、向相关行政部门申诉、提请仲裁和提起诉讼等。根据相关法律,商家欺诈行为需赔偿消费

  • 公司法中股东知情权的法律规定
  • 车祸全责赔偿:为伤者提供全面法律救助
  • 划线价格是否欺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