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知情权 > 商品房销售价格欺诈行为的表现是如何的

商品房销售价格欺诈行为的表现是如何的

时间:2023-11-07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3981
近年来,商品房销售过程中价格纠纷不断,购房者和开发商的纠纷不断增加,部分开发商利用商品房标价欺骗广大购房者。商品房销售中的价格欺诈行为是助长商品房价格虚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当前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的市场背景下,对商品房销售中价格欺诈行为民事责任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商品房销售价格欺诈行为?下面就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讲解。

商品房销售价格欺诈行为的表现及认定

一、欺诈行为的表现

1、虚构原价再打折:商家标示一个虚高的价格为原价,再大幅度打折。实际上这个原价从未成交过。

2、使用误导性语言:商家采用以令人误解的语言文字或是图片标价,甚至直接使用欺骗性语言文字图片诱骗消费者与之交易。

3、不履行价格承诺:商家以商业广告、产品说明、店堂告示等,对商品或服务价格明确承诺,但交易时却不履行价格承诺。

4、虚假标示: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收费标准等与实际不符。

5、虚夸标价:商家在其经营场所以“全市最低价”、“所有商品价格低于同行”等文字进行宣传,以此招徕吸引消费者眼球。

6、阴阳价目表:商家同时使用高低两种标价表,以低价招徕顾客,再以高价进行结算。

7、隐瞒价格附加条件:商家在促销活动的广告、店堂告示等载体中,故意向消费者隐瞒价格交易的附加条件,或用模糊笼统的语言进行描述。

二、欺诈行为的认定

对欺诈的认定主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一般认为欺诈的构成需具备以下要件:

1、必须有欺诈的故意。

2、必须有实施欺诈的行为。

3、受欺诈人因欺诈而陷入错误,并基于错误认识而为意思表示。

三、开发商欺诈行为在商品房买卖中的表现

根据以上的分析,结合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的纠纷类型,买受人常常会遭到开发商以下的欺诈行为:

1、销售现房时,将伪劣房屋冒充合格甚至优质房屋销售。

2、销售现房时,故意隐瞒房屋真实面积,以牟取暴力。

3、一般的合格房屋冒充优质工程从而骗取优质工程加价。

4、销售明知不能进入房地产市场进行公开销量的房屋。

5、虚标最低价、清盘价等欺骗性价格进行销售。

6、故意隐瞒开发商真实身份,或冒充其他开发商名义销售。

7、采取雇用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销售诱导。

8、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体对商品房做不可实现的虚假宣传。

9、在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未告知买受人又将该商品房抵押给第三人。

10、在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房屋出卖给第三人。

11、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计许可证明的。

12、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

13、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

四、消费者的权益保护

市物价局提醒广大消费者:所有商品和服务均应明码标价,市民在购物和消费时一旦发现商家有上述行为,请保存好购物小票等相关证据,并及时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或者12358价格举报热线进行举报投诉,物价部门将予以严肃查处。

五、买受人的维权途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第8条规定,买受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可以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法律咨询:商品房转让中的欺诈行为

    一起商品房转让欺诈行为的法律案件。钟某通过朋友介绍与田某达成商品房转让协议,后发现田某购买价格低于其向钟某售价,遂提起诉讼。律师根据相关法律指出,田某违反诚信原则,应返还多收的4000元。相关法律知识包括民事活动应遵循的原则、合同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及

  • 虚假标价

    虚假标价、两套价格、模糊标价、虚夸标价、虚假折价、模糊赠售和隐蔽价格附加条件等商家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商家通过各种手段误导消费者,如故意标注虚假价格、使用误导性文字和夸大的宣传语言、虚假的折扣信息以及隐藏附加条件等。这些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破坏了市

  • 价格举报信息的写法

    价格举报信息的写法以及价格欺诈的法律规定。在价格举报时,需明确举报原因、地点等信息并详细说明情况。国家禁止价格欺诈行为,包括虚假标示、双重标价等13种行为。价格欺诈行为将受到相关部门的行政处罚,最高可处以50万元罚款或责令停业整顿。

  • 患者知情权的重要性及其渊源

    患者知情权的起源、概念及具体内容,分析了患者知情权被侵犯的原因,包括法律监管的缺乏、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以及医生职业道德的缺失等。同时,提出了完善患者知情权法律保护的建议和对策,包括加大宣传、提高患者医疗知识和法律意识,改革医疗体制,促进医患关系融洽,

  • 宣传单上的价格与店内售价不符能不能要求店家赔偿
  • 公司法中股东知情权的法律规定
  • 超市结算价格与标价不符的法律解答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