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知情权 > 价格欺诈解释有哪些

价格欺诈解释有哪些

时间:2024-06-12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3982
近些年来,经常发生很多消费者权利受到损害的事,比如,价格欺诈,价格是市场中生产者与生产者、生产者与消费者最为直接的连结点。因此,价格问题是市场关系最为直接的表现,也是最能反映市场关系和问题的一个环节。那么价格欺诈解释有哪些?下面就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讲解。

价格欺诈解释意见

一、虚假标价或价格手段欺骗交易

根据《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经营者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实情况,利用虚假的或误导性的标价形式或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进行交易,无论是否达成交易结果,都构成价格欺诈行为。

二、虚构原价和虚假优惠折价

在促销活动中,如果经营者标示的原价是虚假、捏造的,并不存在或从未有过交易记录,或者经营者标示的打折前价格高于原价,都属于价格欺诈行为。原价是指经营者在本次促销活动前七日内在本交易场所成交、有交易票据的最低交易价格。如果在前七日内没有交易,以本次促销活动前最后一次交易价格作为原价。对于连续促销活动,无法准确核算到单个商品的促销让利,应以首次促销活动中单个商品的结算价格作为下次促销活动的原价。

三、对未销售过的商品开展促销活动

经营者在对未销售过的商品进行促销活动时,不得使用“原价”、“原售价”、“成交价”等类似概念,误导消费者认为该商品在本经营场所已有成交记录,否则属于价格欺诈行为。

四、与其他经营者或销售业态进行价格比较

经营者开展促销活动时,如果采用与其他经营者或销售业态进行价格比较的方式,应准确标明被比较价格的含义,并能够证明标示的被比较价格真实有依据,否则属于价格欺诈行为。

五、价格承诺

经营者通过商业广告、产品说明、销售推介、实物样品或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对商品价格作出具体确定承诺,属于价格承诺行为。

六、馈赠物品或服务的价格标示

如果经营者通过馈赠物品或服务等方式开展促销活动,并标示了物品或服务的价格(或价值),所标示的价格(或价值)应真实明确,否则属于价格欺诈行为。

七、返还有价赠券或积分返利的价格标示

经营者采用返还有价赠券或积分返利等方式开展促销活动,如果有价赠券或积分返利附加了使用条件,而没有在赠券或经营场所显著位置明确标示,属于价格欺诈行为。

八、商品展示与标示信息一致性

如果商品的生产者已按照法律要求在商品或包装上标明了品名、产地、规格、等级等信息,并且经营者通过开放式货架或其他醒目方式向消费者展示了商品或包装,但以下情形之一,不属于价格欺诈行为:- 经营者未标示品名、产地、规格、等级等信息;- 经营者标示的产地、规格与商品或包装上标明的信息不一致,但不会对消费者的购买选择产生实质影响。

九、标示价格与结算价格不一致

如果经营者标示的价格与结算价格不一致,以下情形之一,不属于价格欺诈行为:- 标示价格高于结算价格;- 对于商品种类、数量较多,采用消费者自选方式、统一收银的超市、商场,个别商品的标示价格与结算价格不一致,但能够及时更正,并建立了明确的错收价款退赔制度并能有效实施。

十、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的价格欺诈行为

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不直接向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销售商品,不构成价格欺诈行为的经营者。但以下情形之一,应认定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构成价格欺诈行为的主体:- 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在网站首页或其他显著位置标示的某网络商品经营者所销售的商品价格低于该网络商品经营者在商品详情页面标示的价格;- 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声称网站内所有或部分商品开展促销活动,但网络商品经营者并未实际开展促销活动;- 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提供的标价软件或价格宣传软件等强制要求网络商品经营者进行虚假或引人误解的价格标示。如果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与网络商品经营者共同开展促销活动,并共同进行了价格标示、促销宣传,如果其价格标示、促销宣传虚假或引人误解,则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与网络商品经营者构成价格欺诈行为的共同违法主体。

十一、卖场与经营者共同责任

为经营者提供交易场所的卖场,如果对经营者实行统一管理,包括统一促销、统一标价、统一格式合同、统一结算等,卖场与经营者构成共同责任主体。

十二、价格行为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的处理

如果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认定经营者的价格行为未构成价格欺诈行为,但违反了明码标价有关规定,应根据明码标价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十三、解释权

本通知的解释权归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

十四、施行和废止

上述规定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施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有关条款解释意见的通知》(发改价检[2006]623号)同时废止。对于在本通知施行前已立案但尚未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案件,应依照本通知规定执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虚假标价

    虚假标价、两套价格、模糊标价、虚夸标价、虚假折价、模糊赠售和隐蔽价格附加条件等商家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商家通过各种手段误导消费者,如故意标注虚假价格、使用误导性文字和夸大的宣传语言、虚假的折扣信息以及隐藏附加条件等。这些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破坏了市

  • 消费者的索赔权益

    消费者的索赔权益,包括延时服务索赔、耽误使用索赔、免费赠品索赔和精神损失索赔等方面。消费者在遇到服务延误、产品不合格、赠品欺诈等问题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同时,文章还列举了消费者投诉不受理的几种情况,包括个人私下交易纠纷、商品保修期已过等情形。

  • 患者知情权的重要性及其渊源

    患者知情权的起源、概念及具体内容,分析了患者知情权被侵犯的原因,包括法律监管的缺乏、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以及医生职业道德的缺失等。同时,提出了完善患者知情权法律保护的建议和对策,包括加大宣传、提高患者医疗知识和法律意识,改革医疗体制,促进医患关系融洽,

  • 签署房屋买卖协议违约应承担赔偿责任

    签署房屋买卖协议后的违约赔偿责任问题。根据法律规定,违约方需承担赔偿责任以弥补对方损失。违约金计算涉及购房者逾期付款和售房者逾期交房两种情形,违约方需支付违约金及占用资金的利息。同时,经营者对消费者欺诈行为亦需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 商品价格偏高涉嫌欺诈怎么办
  • 消费欺诈的构成要素
  • 公司法中股东知情权的法律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