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知情权 > 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及解释

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及解释

时间:2024-10-01 浏览:6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4072
国家的法律是明文禁止价格欺诈的行为发生,但实际消费中却有不少消费者都遇到了价格欺诈的情况,过去消费者可能就会觉得算了,但是现在消费者则会维权。那么,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及解释是什么?手心律师网小编给你提供一些意见。

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及解释

一、价格欺诈行为的定义

根据《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三条,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不论是否形成交易结果,均构成价格欺诈行为。

二、馈赠物品或者服务的标示价格

馈赠物品或者服务标示价格(或价值)时,应当真实明确。如果不如实标示,属于《规定》第六条第(九)项情形。

三、返还有价赠券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

采取返还有价赠券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时,有价赠券在使用上有附加条件,且没有在经营场所的显著位置明确标示,属于《规定》第六条第(九)项情形。

四、原价的定义

根据《规定》第七条第(一)项,所称的“原价”是指经营者在本次降价前七日内在本交易场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据的最低交易价格。如果前七日内没有交易价格,以本次降价前最后一次交易价格作为原价。

五、虚假优惠折价的定义

根据《规定》第七条第(一)项,所称的“虚假优惠折价”是指经营者标示的价格等于或者高于本次优惠折价活动前七日内,在本交易场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据的最低交易价格。

六、价格承诺的定义

根据《规定》第七条第(二)项,所称的“价格承诺”是指经营者以商业广告、产品说明、销售推介、实物样品或者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对商品或者服务价格做的具体确定的承诺。

七、特价商品或者服务的定价

特价商品或者服务的价格等于或者高于本次经营活动前七日内,在本交易场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据的最低交易价格的,属于《规定》第七条第(六)项情形。

八、送现金、返券、馈赠、积分等经营活动的定价

在开展送现金、返券、馈赠、积分等经营活动中,如果经营者标示的价格高于本次经营活动前七日内,在本交易场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据的最低交易价格,属于《规定》第七条第(六)项情形。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责任

经营者如有价格欺诈行为,将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1、行政责任

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有权责令改正,可以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如果没有违法所得,将给予警告,并可处以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被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2、侵权责任

除了受到价格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处罚之外,经营者还可能被消费者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起诉,并要求“退一赔一”的索赔。如果经营者的价格欺诈行为损害了竞争对手的利益,其他经营者甚至可以追究不正当竞争方面的民事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网售产品未标注厂商信息侵犯知情权吗?侵犯了。

    网售产品未标注厂商信息是否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问题。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经营者若未告知消费者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构成欺诈行为,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同时,经营者的违法行为可能违反行政管理法规,需承担行政责任。对于严

  •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定义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定义及相关规定。价格欺诈行为是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误导性的价格条件,欺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进行交易的行为。法律规定了价格欺诈行为的定义、适用范围、原则、明码标价和降价销售的要求,以及价格欺诈行为的多种情形和手段。同时,也提到了误导性标价

  • 新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

    我国新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股东有权查阅和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等文件,并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股东提出查阅会计账簿请求时,需书面说明目的。若公司认为请求不正当并可能损害公司利益,可以拒绝并提供书面答复。公司拒绝时,股东可向法院提出申请

  • 购房者的知情权及其影响房屋买卖合同的有效性

    购房者在商品房买卖过程中的知情权及其影响房屋买卖合同的有效性。购房者享有开发商告知房屋或土地是否设定抵押、明示相关法规和合同文本、规划设计变更通知、销售中介代理机构提供文件和说明真实情况以及逾期交付房屋事实的告知等权利。知情权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具

  • 价格欺诈常见形式
  • 价格欺诈的定义与法律规定
  •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监管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