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征地拆迁纠纷 > 强制拆迁 > 强制拆迁的执法主体

强制拆迁的执法主体

时间:2020-05-25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412

强制拆迁的执法主体

首先,个人不能作为拆迁人。拆迁条例颁布后。建设部随之的《城市房屋拆迁单位管理规定》就排除了个人。作为拆迁人房屋拆迁单位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有上级主管部门同意组建的批准文件;(二)有明确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固定的办公场所;有与承担拆迁业务相适应的自有资金和技术、经济、财务管理人员。拆迁单位在实施拆迁时的一个或几个房屋拆迁工作人员的行为应视为拆迁单位的职务行为。个人之于组织,犹如部分之于整体,拆迁工作人员的职权实质上是拆迁单位的职权,拆迁单位的职权是由拆迁工作人员来行使,二者是一体化的。

其次,建设单位得到法律法规的特别授权可以作为拆迁人,但建设单位的身份是双重的,既是民事主体又是行政主体。建设单位一般是经过批准的建设工程的法人,其主要任务是负责拆迁地块的开发建设。作为民事权利义务主体,其还有盈利之目的。建设单位在这里实际上是得到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成为行政主体。具有了行政权能,在拆迁时履行行政职权,负责处理拆迁安置补偿事宜。此时,建设单位的民事权利行使受到限制。比如不得擅自提高或者降低补偿、安置标准,扩大或缩小补偿、安置范围。否则将受到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的处罚。 (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35条之规定)。

最后,拆迁人理应包括各级房屋拆迁主管部门。法规对拆迁工作的授权是不放心并有所保留的。房屋及其附属物是公民 、组织居住、生活、生产、办公、营业之地方,房屋及其附属物所有权非依法不得变更、侵犯,强制拆迁涉及标的物的灭失,所有权的变更。事关当事人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的稳定。法规授权时比较慎重,当地人民政府或拆迁主管行政机关理应是拆迁主体。

法律依据:

国务院行政法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厂房拆迁评估的主体是谁

    厂房拆迁评估的主体是具备相应资质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评估过程需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和征收补偿条例,被征收房屋价值不得低于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对评估结果有异议可申请复核评估,最终由房地产价格评估专家委员会进行鉴定。拆迁补偿范围包括房屋拆迁费、构附着物补

  • 拆迁主体的确定

    城市房屋拆迁主体的确定及其存在的问题。拆迁是指国家为公共利益需要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法律行为,涉及拆迁人、被拆迁人和政府等多个主体。然而,当前拆迁条例存在问题,将本应由国家拥有的权力让渡给拆迁单位,导致权利冲突和不平等的局面。错误的拆迁主体设置造成政府许

  • 平房拆迁的法律规定

    平房拆迁的法律规定以及应对措施。在拆迁过程中,存在冻结期,禁止过户和不当增加补偿费用的行为。同时,探讨了开发商不遵守拆迁协议的应对措施,包括了解原因、协商、投诉和诉讼等。在拆迁协议中,重要内容包括签订主体、被拆除房屋详情、补偿安置方式等。

  • 房屋拆迁活动的分类

    房屋拆迁活动的分类、城市房屋拆迁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城市房屋拆迁活动中的几大主体以及城市房屋拆迁工作的基本程序。按土地性质和项目性质,房屋拆迁活动可分为不同类别。城市房屋拆迁活动受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约束。拆迁涉及多方主体,包括拆迁人、被拆

  • 没有证据证明征收方是强拆主体怎么办
  • 拆迁安置房怎么样买卖
  • 城中拆迁赔偿标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